第2章 皇帝和老祖宗往上三輩都是一個村的莊稼漢(第2/3 頁)
泡了一個晝夜。他被發現的時候,人都泡漲開了。
敏宗爹在床上躺了有一個月,好歹救回了條命。隻身體傷了根基,怎麼也養不好;瘸了條腿,肺也落下病根,要日日湯藥養著。
再兩年,天下亂了。家裡宅地都給貪官佔了,敏宗的爹走的時候,敏宗已經是個十三的半大小夥子了。家裡吃不飽,爹爹的白事要錢,妹妹大了也沒個嫁妝,他看看熬壞的娘和妹妹,一咬牙自買自身簽了死契,到縣老爺家做了洗馬奴。
沒辦法,都是平頭老闆姓,沒到絕地,誰都不想反。
老麥就是那年定了魏三姑,走的是熱孝百日內成親。
兩人家挨著一邊住,打小就好,知根知底的。
老麥娘在魏香姑小時候就瞄上她做兒媳婦,隔三差五的慫恿自家兒子,去給鄰居香兒妹妹送個棗兒、魚兒,上樹掏個鳥兒、送個貓兒的……就這麼打打鬧鬧地大了,後來兩人定親,也是順理成章。
打小兒的情分兒,知根知底,妹子交給麥家兄弟,敏宗放心!
所以說,往上數四輩以前,大魏王朝的開國皇帝和武安侯府的初代老侯爺,那可是嫡親嫡親的妻舅關係。他們生的孩子,那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嫡表兄妹!
雖說,到如今,皇家和老麥家已經過了四代,早早出了近親的範疇。但因著武安侯府人人都安分,沒什麼不該有的想法;又是忠心耿耿的保皇派,只要是皇上的旨意,咱都無條件服從!所以,皇家跟麥府的關係,倒一直親厚。
這樣的保皇派若是遇到一個昏君,那可就是禍國之災,幸虧的是大魏皇朝造反出身,子孫們骨子裡都警醒了些,目前還沒出昏君。
另外,現今的大魏皇帝魏熙,跟武安侯府幾個大爺從小一塊讀書過來的。他們感情蠻不錯,政事上的主張也大體一致。
祖上聯姻,君臣相宜,兄友弟恭,三觀一致,國家興旺之像。
“諸位表哥表弟最近可好?大表哥,下月修沐,我們可以一起去了曠大師處看望他。”
“三表哥,前日陳祭酒向我問你的功課,我跟他說,最近九表妹要辦滿月,讓他寬限你幾日。”魏昊謙和有禮,每個人都顧念到了,讓在場的人如沐春風。
“草民替為師多謝太子殿下惦念。”麥芽兒的大哥麥玄迂上前一步,恭謹還禮。
麥三郎,倒是愁眉苦臉,他是真不想做功課,但還是依禮謝過。
要不說武安侯府風水好呢,五個大爺各有建樹,他們生下來的第四代也都是人中龍鳳,俊傑之才——麥玄迂和麥玄迌兩兄弟,身為武安侯府孫子輩的中流砥柱,文武雙全。他倆除開外貌、姿容上好之外,居然還格外擅長音律和棋道!
麥玄迂師承當世大家了曠禪師。而世人提起了曠師傅,其實也多是一番唏噓。
了曠和尚其人,首先他是個天盲,五十年前的冬日裡被人遺棄在京郊大覺寺山門外。
那陣子天寒地凍的,那日也是大雪封山,格外的冷。了曠被開門的掃地僧發現時,離斷氣也就一瞬距離了,幾乎是生死時刻。蓋因山中和尚起床早,才從鬼門關撿回了一條命。
山上主持感念他眼盲被棄,就帶在身邊多多眷顧。所幸,此子由於天盲,另外四感格外敏銳,且天生對音律有自己的另一番感悟,可以說是天無絕人之路。
大道至簡,了曠和尚從十三歲起便揚名大魏,但他沒有坐享高僧神童的榮譽,而是做了苦行僧,願用腳下雙足遊歷四方,宣揚佛法。
他四十歲那年突然悟道,歸來將自己經年見聞和對佛學的感悟經書記錄,開書立篆。這一下子,竟掀起了大魏的佛學狂潮,還掀開佛樂先河。
了曠,能於不惑之年傳揚佛學文化,徜徉佛法,真是好不快哉。
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