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2/2 頁)
表贊同,連續奮戰兩晝夜,趕製出兩件質地更為均勻的羽絨服,準備交給魏崇樓,以此作為獻給皇上的禮物,期待能得到龍顏大悅。
正當他們滿懷希望地籌備這一切時,蘇雅已經先一步行動。
華譽坊的盈利早已讓她金銀滿庫,她慷慨地將店鋪內的剩餘衣物及炭火悉數捐贈給朝廷,以助緩解民間疾苦。
一隊隊裝載物資的車馬自忠義伯府緩緩駛出,浩浩蕩蕩,繞城半周。
這一壯舉,使得蘇雅的名聲如同朝陽般升起,愈發耀眼。
坊間百姓口中,那位德譽縣主不僅擁有閉月羞花之貌,更有善心,兩者結合,使得她在民眾間的聲望攀升。
常言道:在富足之時贈送禮物或許只是錦上添花,而在困頓時伸出援手,則更顯得情誼深重。
她捐贈的物資宛如及時雨,緩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
皇帝因此龍顏大悅,親自揮毫潑墨,題下“女承父志”四個大字,製成牌匾,以此表彰她的仁德與功績。
忠義伯府雖然缺少男子的支撐,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輕易輕視這位才華橫溢的女性。
曾經,人們僅僅將她看作一位普通的商賈之女,誰能料到,她經營的華譽坊不僅吸引著無數王公貴族紛至沓來,而今更成為了皇宮內備受矚目的人物,其威望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城中的街談巷議幾乎被蘇雅這個名字壟斷,相比之下,蔣璐璐用心良苦製作的精美羽絨服,即便送達皇室,卻似乎被遺忘了。
而蘇雅所捐贈的物資,灑遍民間每一個角落,解救了許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關於她的故事,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甚至催生了一句新的俚語:“世間好女何處覓?蘇家女兒最難得。”
魏崇樓與蘇雅分開後,那些街頭巷尾不經意的談論,每一次都像鞭子一樣抽打在他的心上。
他在刑部典籍中埋頭苦讀,費盡心機提出了數個改進方案,但這些心血卻彷彿被投入了無底深淵,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仕途的艱難讓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尤其是當他聽到同僚在朝堂上對蘇雅的連連讚美時,內心的情緒便再也難以平復。
夫妻二人本應同甘共苦,即便蘇雅智慧超群,她終究是個柔弱的女子。
儘管皇室對她有意庇護,但在封建禮教之下,很難公開地給予幫助。
如果不是那封冰冷的休書,此刻的輝煌本應有他魏崇樓的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