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是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也有皇帝興之所至,根據自己的喜好加考詩詞或者對聯等。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在這個世界,自有科舉以來,連中三元者也只兩人耳。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說到科舉,就不得不說說這個世界的官制了。自隋太宗楊廣一統天下之後,又開疆擴土,新立北方交州和金州,南方蠻州和越州,西方的新州,加上自古以來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合稱十四州。
大雍王朝自雍州起家,先後打下了梁、荊、豫、揚四州,統治了半壁天下,曾於豫州設立了一個京城,現稱南京。後來雍朝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由南統北的國家,最後一統天下,又設立一都城,一直延續到現在,被稱為北京。而其對各地的劃分亦沿襲了舊制。
大雍王朝中央核心政權為三省內閣六部制,三省分別為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內侍省,均為皇城政權。
中書省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部,門下省全為女官,由秀女和宮女組成,聽命於後宮,內侍省全由太監組成,為帝皇耳目。
內閣則為王朝真正的權利核心,設閣老九人,為首者稱首輔,次者為次輔。下設禮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各部部首稱尚書,正二品,下面設有左右侍郎,正三品。
在三省內閣六部之外,還分別設有監察天下百官的督察司,負責諫言的御史司,掌管天下信仰的欽天監,天子親軍錦衣衛等。
在地方政權上從上到下為州、郡、府、縣。一州有三位主官,政府主官稱巡撫,軍事主官稱巡按,學事主官稱學政,均為正三品;一郡主官稱太守或郡守,依郡治大小,品級在正五品到正四品之間;一府主官稱府尹或知府,依府的大小,品級在正六品到正五品之間;一縣主官稱縣令或知縣,依縣治的大小,從正九品到正六品不等。
第五章 出路
回憶完這個世界的科舉和官制,再說張軒自身。雖然沒能繼承這具身體的記憶,但在原來的世界張軒自小就好古文,不僅能識文斷字,還能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更兼寫的一手好書法。
而這方世界在隋朝之前都相差不大,現在科舉考的也是四書五經,而且沒有明朝那種八股文的種種限制,讓作為一個現代的古文學家的張軒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