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到底誰更奸詐(第2/3 頁)
光的開始介紹:
“大家看這塊原石,表面是經典的黃梨皮。
其皮黃如黃梨,細微透明,含色率極高。
再看松花,同樣是最好的帶子松花。
它猶如老樹盤根般環繞在皮殼之上,忽粗忽細,粗中有細,一氣呵成,沒有任何斷頭。
這說明其內必有一個滿綠層的平面。
最關鍵的,是松花下附著的灰白緊莽,絲與條相連,條與點穿插,無一不說明它的種水極好。
還有霧,打燈之下,其霧白、薄且透,而且無蘚無咎無裂。
如果判斷沒錯,它有極大的機率出玻璃種帝王綠!”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仝三通面前那塊翡翠原石上。
其實根本不用介紹,當此原石出場的瞬間,很多人已經看出它的不凡。
現在聽仝三通解說,則更加確定。
有人甚至開始盤算一會要怎麼叫價,才最有可能中標。
誰知仝三通依舊覺得熱度不夠,再次丟擲一個重磅炸彈:
“這塊原石在開拍前,我特意請燕大的冉文年教授進行了鑑定,他給出了1800萬的估價。
現在競拍開始,起拍價100萬!”
不過此話一出,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轟動效應。
首先,有人對冉文年的鑑定水平有質疑。
因為他們白天才親眼見證,一塊被他標價100萬的原石,最後只賣了15萬。
當然,人無完人,再著名的專家都有失手的,冉文年敗一次很正常。
但100萬的起拍價就有點坑了。
不是大家覺得它定的高,因為根據這塊原石的表現,定100萬真的不高。
可關鍵是,沒這麼多錢啊!
猶豫一盆涼水澆下,現場百分之九十的人立刻意識到,這塊原石不是他們能染指的。
這才只是起拍價,如果成交的話,絕對比這個高得多。
果然,仝三通話音剛落,立刻有人開始加價:
“200萬!”
“250萬!”
“300萬!”
“……”
很快,價格就被叫到了530萬。
只是這個上升速度剛緩了一下,瞬間又有人道:“1000萬!”
此價一出,所有人譁然。
從530萬喊到1000萬,也太猛了點吧?
誰知這個聲音沒結束多久,又有人加價:“1050萬!”
“1100萬!”
“1500萬!”還是喊1000萬的那個人。
這下所有人都沉默了。
1500萬,已經接近冉文年的1800萬,這個價格的風險已經極大。
如果運氣差,很可能血本無歸。
但就算運氣好,能賺到的錢依舊不多。
見周圍沒有聲音,仝三通舉起小錘:“1500萬還有加價的沒?
沒有了嗎?
1500萬第一次,1500萬第二次……”
這幾句話他念的極慢,顯然對這個價格不太滿意。
好在就在仝三通喊“1500萬第三次”時,一個聲音道:“1600萬!”
是張新元,他終於出手了。
剛才的聲音卻不甘示弱:“1700萬!”
張新元立刻反擊道:“1800萬!”
那聲音:“1900萬!”
張新元:“2000萬!”
說完,他看向傅松,嘴角全是譏諷。
別人不知道,但一直觀察傅鬆動向的張新元卻極其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