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 頁)
東海城上卻是連飛鳥都不曾看到了,想必不到月旬,洪錦元帥就能拿下東海了。”
“飛鳥不過,想必城內已經無糧了。”聞仲捋一捋鬍鬚溫和道:“看來是老夫有些心急了,不該這麼快把你召回來,不然平東海的大功是非你莫屬啊。”
馬善聞言又笑道:“太師言重了,功勞不功勞的馬善並不放在心上,只要百姓能夠安享太平,這比什麼功勞都意義重大。馬善早已想好了,待到朝廷清寧,馬善就在那梅山之上築一茅屋,每rì裡誦讀三卷黃庭,閉靜消閒,不失人間之樂也。”
“好,好一個不失人間之樂!”聞仲對馬善的這種隱世情懷頗有感觸,感慨道:“老夫也曾與你一般幻想有著一rì,能夠擺脫俗事煩擾,尋一處山水之地,結一間茅庵,頌黃庭,尋道友,談經論道,懷古說今。”長嘆一聲,“只可惜現在乃多事之秋,老夫的幻想還不知何時方能實現吶。”
聞仲遠望窗外的浩瀚藍天,滿布滄桑的臉上寫滿了美好的憧憬。
馬善暗歎一聲,只能默然不語。
半響,聞仲回過神來,見馬善不笑不語,情緒不高,還以為他是在為如今的四方戰火擔憂。
“馬善,你也莫要太過憂愁,別看如今戰亂紛飛,只要老夫將那西岐拿下,餘者皆不足為患亦。”
此刻面對著聞仲萬分自信的微笑,馬善再次嘆息,他不知該說什麼,也不知能說什麼。
一切都是天命啊。
當紂王聽到聞太師要掛帥出征,立刻就從鹿臺上搬了下來,趕緊命人發放黃鉞白旄,他親自為聞太師踐行。
三十萬大軍出朝歌,過黃河,出青龍關,不一rì到了黃花山。聞仲見山林險要,即命大軍暫且休息,自己騎著墨麒麟就往山中探查去了。
馬善知道聞仲即將在黃花山中收的鄧辛張陶四將,他對此不想關注也沒心思關注。
“沒想到溫良竟然被道德天尊收在了門下,不但傳授了天眼,還提前下山輔佐了姜子牙。”馬善看著從聞太師那裡得來了戰報,不知道是該笑還是不該笑。
如今楊任未死,還在朝歌好好做著上大夫,溫良反而是頂替了楊任的位置。
溫良這人確實是有情有義,但就是因為他重情義,想來對清虛道德真君更是敬重,再者馬善已經多年未曾與他有過交集了,上一次讓孔宣代為傳功,就因為沒找到人這才作罷。誰想竟然被清虛收在門下了,這是在是造化弄人吶。
“這rì後見面怕是不能善了了。”馬善嘆息了一聲,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聞仲還是如演義中一般,收的了鄧辛張陶四將,馬善與他四人只是略微寒暄幾句,並沒有深交的意思,對馬善而言這四人除了辛環能飛之外,其餘的都是凡將,沒有太多交往的價值。
大軍繼續行進,只見旌旗似海,刀槍如林,塵土蔽天,殺氣滾滾。
聞仲率大軍在西岐南門外紮下營寨,馬善被分配在左營之中。待到戰書交付完畢,聞太師帶領諸將出戰西周。
姜子牙騎著四不像與聞仲遙遙相對,其餘眾將皆是一字排開,正對著馬善的是一個身著水合服,額上有三隻眼的將領。
“楊戩麼。”馬善遙望著那員戰將,心中的戰意不斷的提升,只要一想到與rì後的二郎神能夠一決沙場,他就感到熱血澎湃。
“若是現在就殺了楊戩,不知rì後赫赫有名的二郎神還會不會出現。”馬善無不惡意的想著,不說他有著寶蓮燈在手,就只是九轉玄功就比楊戩還要多一轉,楊戩對上馬善絕對是有敗無勝。
聞仲不敵姜子牙的口舌之利,頓時惱羞成怒,即命麾下將領出戰。
鄧忠一馬當先,然後是張節、陶榮,分別迎上了西周的南宮适、武吉、溫良,辛環一展雙翅,與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