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靡所止疑(第2/3 頁)
與不是。”王密陪笑道:“豈有此事,這定是市井無賴信口胡言。”龐遼道:“我料也是這樣,可惜空口無憑,還煩王主簿將谷庫賬冊給龐某看看,倘若確無此事,龐某自會將那幹煽風造謠之人押往貴府賠禮謝罪。”
王密道:“何必這般麻煩?龐大人用心細想便知,如今蘇州百姓食足衣豐,家家喜悅,若真是錢庫出了問題,又怎會如此?我看傳播這訊息的人定是忤逆不道之輩,龐大人且將他們姓字行蹤交代清楚了,末官這便帶人過去拘捕。”龐遼與他同事兩載,焉能不知他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冷笑道:“好笑!那如今蘇州城外人心惶惶,百姓流離而去,這又作何解釋?”王密驚道:“這……這從何說起?”龐遼怒道:“戶簿上寫的清清楚楚,自前年以來城外居民日益減少,由來嚴重,光是上月便少了一百餘戶,要不是錢庫有缺,卻如何會有此番光景?”說到此處,怒火再難抑制,拍案厲聲道:“王密啊王密,你身為主簿,掌管一州財務支收,竟知情不報,縱容事態發展,日後蘇州有何災難,你便有十個腦袋也不夠擔此罪責。”王密啞口無言。
吳令孝一向沒有說話,此刻突然道:“承遠,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本官也不瞞你。如今蘇州確實谷庫窘迫,危機四伏,但其中經過均是由我一手操辦,與王大人沒多大關聯,你就別再責怪他了。”龐遼驚道:“什麼?大人您……您說什麼?”吳令孝苦笑數聲,道:“休說是你,便是我也不敢相信自己貪汙的數目竟會有千萬貫之多。想我吳某人自小熟讀五經六義,立志修身從政,博學報國,可真正介身官場,卻與志向背道而馳,陷國民於水火之中,呵呵,豎子年少輕狂,信口浮誇,可笑,可笑!”
龐遼聽的百感交集,只懷疑自己是否聽錯,道:“不可能,大人您日夜忙碌公事,為蘇州百姓用盡心思,這乃龐某親眼所見,難道還有假嗎?今日這席話定是王密這狗官逼您說的,是麼?好,我現在便將這廝給您搬了。”王密驚道:“你……你敢?”龐遼道:“除奸去穢,有何不敢?王大人,你為官兩載,不曾為州里做半件實事,這也罷了,如今你又貪汙鉅款,威逼上司頂罪,龐某既然知情,又豈容得了你?”上前就要拿人。忽聽吳令孝朗聲道:“拿下!”座下數十人齊聲躍起,頃刻便將龐遼捆住。
龐遼臉色驚變,道:“什麼?這……這……吳大人,這……這是為何?”吳令孝道:“承遠兄弟,話我已講的很清楚,至於信不信那是你的事。”龐遼道:“真……真是龐某看錯您了嗎?”吳令孝不答,閉目道:“承遠兄,吳令孝一生禍國,卻能結識到像您這般忠君之事的朋僚,這場官夢也算是沒有白做,只恨道不同,不能挑燈促膝共商國是。唉,歧路千里,遙遙無期可盡啊。”龐遼心潮起伏,又是難過又是驚奇,沉聲問道:“大人既然知道誤入歧途,卻為何不思改過呢?”吳令孝嘆息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吳某人既已選擇深陷到底,那從今往後,縱然臨死在即,也不再回頭了。”龐遼道:“胡說!枉我對你欽佩多年,你卻是如此糊塗。豈不聞周處朝聞夕死故事?‘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迷途知返,尚可免也’,大人為蘇州勞心苦思,朝廷不會不知,今受小人蠱惑鑄下罪過,罪責雖深,卻也絕非不能挽回。只要大人帶奸宦王密等主動投案,龐某再與蘇州官員百姓聯名上書,如此定能洗刷大人汙名,望大人三思。”
吳令孝搖搖頭,道:“到了如今地步還真有回頭的餘地嗎?即便是朝廷恕我死罪,吳某人又有何臉面見蘇州的父老?唉,從兩年前的那晚開始,我夜夜在思索一個問題:此事一旦被揭,則我將往何處去。故園難回,家國不收,天涯遊子何處能容?現在我已想清楚了,唯死而已,同朝廷赦不赦我無關,這是我一路的堅持,我有什麼理由放棄呢?”龐遼見他神色消沉,知他所言不虛,道:“大錯特錯!國由青史決斷,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