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大夏宋家(第1/2 頁)
“根據其他參加了義士宴的江湖人士流傳出來的訊息,橫渡江與宋良溫相談甚歡相見恨晚,彼此以兄弟相稱。”
“在義士宴散場之後,不同者離,同者留。”
“橫渡江他們都留在了宋家大宅當中,宋家大擺了數日宴席,招待這些同道俠士。”
“雖然眼下還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根據這些線索不難推斷出,橫渡江九人很可能是受了宋家的協助與驅使,才會犯下襲擊鴻臚寺的大案……”
大夏皇宮,御書房。
大夏宰相王治象正與新君周德玄密談。
就連太監都被趕到了門口候著,不能留在書房內。
這些直接指向了宋家的情報線索,其實大夏三司原本都不想知道,但這事兒在江湖上都人盡皆知了,要是裝作不知道,估計都不用等到宋家的報復了,一直在盯著他們的宰相王大人就要把他們給辦了。
只不過大夏三司不知道的是,其實拿到這些訊息的王治象一點也不比他們輕鬆,只是他沒想過要瞞著不報,連夜就進了皇宮,與皇帝來了個不會傳到第三雙耳朵裡的關門密談。
之前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大夏天子的周德玄聽著宰相的彙報,他雖然也知道出現了宋家的名字意味著什麼,但卻不太理解王大人為何看起來如此為難。
難事是難事。
但用得著為難嗎?
不應該是直接把這些訊息告訴大焱使團,就算是有個初步的交代了嗎,至於以後該怎麼對付宋家,這就肯定是以後的事了啊……
“王大人,我……咳,朕有些不明白,你是在為難什麼?”
王治象長嘆了一口氣,雖然沒有第三個人在場,但他還是恪守著君臣禮節,拱手俯身說道:“陛下,請先寬恕老臣失言之罪。”
周德玄大手一揮:“王大人儘管說,朕不計你失言。”
王治象這才繼續說道:“陛下覺得橫渡江這九人……如何?”
周德玄不假思索地說道:“闖入鴻臚寺殺了鴻臚寺官差還襲擊大焱使團,這是犯下了大錯,即便不株連其族人,也該是殺之懸首,以儆效尤。”
“如果沒有這鴻臚寺的大案呢?這九人在江湖上的名聲,陛下覺得如何?”
周德玄在登基之前,多少也算得上是混跡於民間,這些江湖傳聞也聽了不少,九人的江湖名號他雖然不是個個都知道,也大致聽說過一二。
“這橫渡江好像是個名聲還挺好的武道宗師吧?仗義疏財劫富濟貧的事都做過不少,好像還曾經協助過朝廷剿匪,應該是個正兒八經的大俠了。”
“追命劍,朕也聽過一二,好像也是個俠客吧。”
“其餘人就沒怎麼聽說過了。”
聽了這話,王治象點了點頭,補充說道:“不止是橫渡江和楚甲第,其餘七人雖然沒江湖名聲小點,但多多少少都稱得上是江湖俠士,至少也是正派人士。”
周德玄有點疑惑。
這又怎麼了呢?
是正派人士,就能夠隨便衝進鴻臚寺裡殺人了嗎?
就算不考慮大焱使團,難道那些鴻臚寺裡的官員護衛們,就個個都是惡貫滿盈,活該被殺江湖大俠們砍下腦袋的嗎?
王治象的話也還沒問完。
“陛下再想想,宋家在民間的名聲如何?”
周德玄沉吟了片刻,隱約明白了宰相為什麼問這些了,他眉色凝重地說道:“先帝在時,曾與朕說過宋家的種種作為,民脂民膏都被刮入了宋家大宅,是趴在江山百姓身上吸血的毒瘤。”
“但如果說民間……”
“以朕在民間瞭解到的風聲來看,宋家的名聲似乎還挺好的,每逢災時都會散糧濟民,若是碰上荒年,土地收成不好,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