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帶走東南半數財富(第2/4 頁)
親自回來稟報,他們不僅在杭州港截住了大量的船隻,還在運河裡擷取了三千艘綱船,上面還有六百萬石秋糧!!!
運河把開封府和兩浙路連線起來,趙宋朝廷把這條溝通南北的大動脈作為一支大吸血管,源源不斷地吮吸著兩浙人民的血汗。
據史料記載,兩浙路每年要給開封府漕運六百多萬石米麥,除此之外還要上供四百多萬緡匹錢物,而各種雜項稅物和貴族官僚的綱運,多到無法計算。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浙民眾被榨取得貧困不堪,和美麗富饒的江南適成尖銳無比的對照:“吳鹽勝雪”,濱海農民卻家家淡食;魚米之鄉,貧弱下戶卻以糠秕充飢!
石寶截住的應該是今年剛收上來的運往開封府的兩浙路六百石秋糧!
有人可能想問,趙宋王朝有這麼多船嗎?
有!
趙宋王朝每年打造各式船隻多達數千艘。
因為趙宋王朝建都開封,每年需要大量漕船載運東南的糧食等貨物。
所以趙宋朝廷在很多地方設立了造船場,特別是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明州、溫州以及杭州等地都形成了製造海船的重要基地,不但有官方的造船場,也有很多民間的造船場。
有人統計過:
宋太宗至道末,各州歲造船三千三百三十七艘。
趙宋朝廷對各地造船數量也有規定。如宋哲宗元佑五年就曾規定溫州、明州等地每年定額建造船舶六百艘。宋真宗末年綱船年產量為兩千九百一十六艘,其中江西路虔州(後改名贛州,就在江州下邊)、吉州計一千一百三十艘,比例最大。
由此不難看出,東南這裡擁有大量的船隻。
不過,由於趙宋王朝目前對船隻最大的需求是綱運,其所造的船隻,主要以綱船為主。
——這綱船能在近海地帶(也就是靠近岸邊的地方)行駛,無法跨海遠洋。
得知這個好訊息,江鴻飛大喜,立即派石秀去聯絡李俊,讓李俊率領水三軍和水四軍帶著水泊梁山的所有海船前來杭州港,接收戰利品。
不久之後,魯智深、龐萬春、梁錦等人控制住了杭州城,江鴻飛讓魯智深派人去接替高梁、陳麗卿她們。
高梁回來跟江鴻飛彙報說:“杭州的糧倉中大概有四百萬石官糧。”
陳麗卿回來時,帶來了一個兵甲庫的小吏。
小吏如數家珍一般說道:“兵甲庫中有五千五百二十三件紙甲、兩千三百三十五件皮甲、八百七十六件鐵甲、各種兵器一萬三千零二十柄、弓弩一千一百三十三張,其餘兵甲皆裝備在守城的將士及敢勇身上……”
根據這個小吏所報的數字,杭州城中的成品兵甲數量,不僅跟大名府沒法相比,甚至跟開德府都沒法相比,但鐵條、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翎毛等戰略物資的數量卻比大名府和開德府加一起還多。
吳用分析,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東南這裡雖然物產豐富,但因為東南這裡久無戰事,因此根本不用存兵甲,戰略物資也只不過是集中之地,集中差不多了,就會送去東京汴梁城,製造成兵甲。
沒說的,這些好東西,江鴻飛全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江鴻飛帶來的會搞公審的人,沿路全都分散出去了。
所以,杭州這裡,得江鴻飛親自上陣搞公審了。
事急從權,江鴻飛也沒自持身份,將替天行道的事往後延。
說明趙霆想要害死杭州城所有人的罪狀,在杭州的十字街頭剮了趙霆之後,江鴻飛親自主持公審,從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等人開始。
同時,江鴻飛給水泊梁山送回訊息,讓王倫將藺仁等人給自己送來,為自己分憂。
不過這遠水解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