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也沒有過,若要收拾,就算能做到,也會惹來非議。
但是不動這些人,有功之臣又要如何賞?就算有別的辦法彌補,也埋下了隱患,若是能有個十多二十年來慢慢梳理也就罷了,就怕還沒梳理乾淨,就有什麼風吹草動,到時候很可能就又要讓位了。
前朝,並非沒有這樣的例子。
這個道理,南明王自然是知道的,他嘆了口氣道:“正統性也就罷了,最怕的是養虎為患啊。”
雖然沒有明說,但兩個人都知道說的是誰,在說這一句的時候,南明王也是有些感嘆的,雖然他從不承認,但其實內心中是有些後悔當年的放縱的,若是他當初管一管,再下一些功夫,不讓發生那件事,就算夏卓敬後來自己心大了,也總多些緩衝,少些防備,現在這樣,就算彼此都保持著表面的和睦,但心中都知道,是都在互相提防的。
“這一點,我想父王還不用擔心,那一位,就算是個禍害,也只是個狼,而不會是虎。”
他說的這麼肯定,南明王抬了下眼:“怎麼說?”
夏卓英笑了笑,道:“那一位是一個將才,而從不是帥才。是的,在佈陣領軍中他有天分,可是以天下風雲為局,他所能看到的,就不全面了,這樣的人,就算是做大了,也是可處理的,父王若擔心,兒臣願領這個任務。”
南明王也笑了起來:“若你有這個心,那就由你來做吧,不過時機要把握好。”
“是,父王放心。”
這一段談話當然是只限於南明王父子的,外人不可能知道,夏卓敬自然更聽不到這方面的風聲,他現在正忙著排軍佈陣,同時帶些忐忑的帶些期待的接受著新到手的勢力。
這一股勢力接受了之後意味著什麼他非常清楚,只是到了這一步,他也不能只想著將來如何躲避,那個位置,他過去沒有多少期望,可是走到了這裡,那卻是他最好的歸宿。
仁和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北明王手下第三軍不顧瑞縣千戶所的阻攔強行破城,瑞縣淪陷;
仁和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內閣宣佈北明王為叛軍,通令天下共誅;
仁和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夏卓敬帶兵向北挺進,二十九日,先頭部隊和北明王的前鋒軍交手,這場被世人關注的大戰終於拉開了序幕,不過這場戰爭並不向世人所想的那樣一打就來個天翻地覆,兩軍在第一次交手的時候,只是稍稍一碰,就停了下來,然後就是長達三天的對峙。
而在此時,卻越的第一批移民也全部到位。
在楊毅的計劃中,要往卻越是要分批次的,太少了顯然不行,太多了,管理上也會有問題,雖然他們做這種事也算是有經驗了,可海外畢竟還是不同,當地的氣候、水土都還是和巨崗有區別的,物資的週轉也會不一樣,雖說有白龍幫做幫手,可也就是因為多了這麼一個幫手,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雖然按照當初的合同,卻越的佈置規劃都有他們來做,可畢竟不是從巨崗出來的,又是一群海盜,要真那麼聽話就出奇了。
所以在第一批移民到位後,楊毅就對巨崗族又發動了一次號召式攻擊,現在江浩帶著人投誠,而且誠誠懇懇,老老實實,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是再把他的族人逼的沒有退路的話,不說他內心中會怎麼想,表面上也是沒有給人家面子。
可若是就這麼放任,楊毅也怕在巨崗族聽到訊息後有什麼想法,不是她小看巨崗族,而是以紫竹軍現在的實力,巨崗族就算全族同下,也不在話下,可是在這個時候,能少一點麻煩,自然還是少一點的好,所以,就有了這次號召式攻擊,也就是該打還是要打,只是在打的同時還進行招募,讓江浩這些巨崗族出來的去宣傳投誠的好處。
江浩帶著一批族人下山後,巨崗族的日子好過了很多,但這隻限於願意給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