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在兩國交戰時期,到一個自認為保持&ot;中立&ot;的國家去招募空軍,勢必驚動政府和軍方,何況,還要買大量的軍用飛機!
很棘手。
招募的飛行員中,有滿腔熱血報效祖國的華僑,也有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抱有深深同情的軍方退役人員,當然也不乏滿世界轉,哪裡有&ot;熱鬧&ot;就去哪裡的&ot;江湖混子&ot;和為打下一架日機可以掙500美金的&ot;淘金者&ot;。
中國空軍總司令王叔銘與陳納德同行,一切都在半公開的情況下&ot;秘密&ot;地做。
羅斯福默許。
國防部不干涉。
日本人不知道。
一切順利,不僅那些嗅覺靈敏、無孔不入的媒體記者毫無知曉,連活躍在美國的大量日本間諜都給蒙在鼓裡。從1940年10月到1941年7月,經過九個多月的艱辛歷程,陳納德、王叔銘終於把準備傳送給英國的一批飛機搶先買下,並招募到一支二百多人的&ot;僱傭軍&ot;。
惟一的&ot;紕漏&ot;是,一百架p-40戰機隨船橫渡大洋時,由於浪濤洶湧,甲板起伏過大,一架戰機中途跌落&ot;萬丈深淵&ot;,以至運到緬甸時,只剩下九十九架。
這是一支完全是靠陳納德的感召力而來並由他&ot;統率&ot;的&ot;雜牌軍&ot;,在正統的軍人看來,他們全是狂放不羈、吊兒郎當和烏七八糟的混子組成的一堆垃圾,雖然中國官方已經給了一個正式的名稱:&ot;美國航空志願隊&ot;(arican vonteer group 簡稱 avg),並開具的&ot;條件&ot;是:擊落一架日本飛機支付500美金。
看來羅斯福總統不僅僅是要把&ot;水龍帶&ot;出借給鄰居,他還要讓&ot;鄰居&ot;到他家裡取水-在亞洲戰火有蔓延和擴大的趨勢下,經總統批准,幫助國民政府培訓飛行員!
一切也都是在秘密中進行。
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柯立芝總統號(president o-lid)徐徐駛離了馬尼拉港口,當年只有二十二歲的胡厚祥就在這艘遊輪上。
&ot;結識&ot;老人是在另一個老人的通訊錄上&ot;偶然&ot;看到他的名字和電話。在近六年的採訪中,除了找到後來在香港&ot;中航&ot;起義的回到大陸並且目前依然健在的寥寥數位老人外,其他的諸如中國空軍和&ot;飛虎隊&ot;隊員及後面涉及到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第二十航空隊隊員,在我的印象中,這些人要麼在地球另一面,要麼就在海峽那一邊。
當我&ot;按圖索驥&ot;地把電話打到廣東開平市的一個小鎮裡的時候,電話的那一端傳出
一個痛快的聲音:&ot;我是胡厚祥啊…&ot;一直想登門拜訪老人,但要把極其有限的費用用在&ot;刀刃&ot;上,只好等下去,等待最後同時在那個區域&ot;再找到&ot;一個老人的時機。於是,將近一年半時間對老人的採訪都是斷斷續續在電話中進行。
八十多歲的老人思維相當敏捷。
胡厚祥當年是第二批赴美學習飛行的中國軍人,1942年11月,在隊長賴名湯少校的帶領下,50人一律便裝,從昆明搭乘&ot;中航&ot;飛機,飛抵香港。此時的香港是日本特務在遠東最大的聚集地,為掩人耳目,這50人又分別從空中和海上轉至菲律賓馬尼拉港。
空中力量已基本喪失殆盡,日後反攻最終打垮日本人的未來空中力量的希望,就全部寄託在了一批又一批赴美接受培訓的熱血青年身上,國民政府高層對此極為重視。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