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武德七年(624),突厥實在等不下去了,頡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咄苾、阿史那什缽苾)率軍南下要帳。唐高祖一度想遷都躲債,但在李世民的堅持下沒有成行。唐軍奮勇抗擊,互有勝敗。最後,李世民只帶百騎到豳州(今陝西彬縣)前線的突厥軍中去賴帳。頡利可汗估計李世民會先低三下四求債主大爺寬限幾日,再討價還價。但他顯然不瞭解天策上將的風格,李世民直接而非間接地痛斥了突厥人的背信棄義,我們已經跟你們和了親,就是一家人了,還談什麼錢不錢?頡利可汗見他這麼大膽,想必是漢人已經有了必賴的把握,知道這筆帳要不回來了,只好徒嘆奈何。
武德九年(626),玄武門之變,頡利可汗感到黑暗中又燃起了一星火光,又點兵南下,看看剛上臺的唐二世皇帝有沒有一點還帳的餘地。然而,唐高祖是老賴,他的二公子更賴。
這一次頡利可汗來勢更猛,打過了鹹陽,一直打到了長安西北不遠的渭水便橋。別誤會,他的戰略目標一點沒變,絕對沒想過要把大唐帝國一口吞下,這次還是來要錢的。頡利可汗大軍號稱四十萬,屯於渭水北岸,派心腹執失思力去見唐太宗要錢。本來執失思力是債主,應該氣頭更盛,一進門就大嚷:&ldo;兩位可汗率百萬大軍,現在來了!&rdo;唐太宗當頭棒喝:&ldo;我和你們可汗當面盟約,締結和親,贈給他的金帛不計其數。你們可汗自負盟約,領兵深入,我有何所愧?你們雖是夷狄,但也有人心,為何能忘恩負義的自誇強盛!我今天先斬了你小子!&rdo;執失思力這類人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一見大唐皇帝龍顏大怒,腳都嚇軟了,連忙求饒,被囚禁起來。
唐太宗只帶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就來到便橋,隔著渭水斥責頡利可汗背盟。頡利可汗見他這次只帶六騎,比上次的百騎更誇張,大驚失色,甚至有許多兵將忍不住下馬羅拜。一會兒,唐軍鋪天蓋地而來,突厥人被徹底嚇破膽。這時唐太宗讓大軍駐紮,自己孤身一人走上便橋,深情呼喚:&ldo;咄苾老弟,哥請你過來談話。&rdo;咄苾老弟其實不太敢一個人走上便橋,但既然李世民哥都這樣做了,你不敢會被小弟們看不起,沒辦法,上去陪他扯幾句。上了橋,唐太宗就開始長篇大論,就是不放頡利可汗走。最後頡利可汗實在沒辦法,只好主動求和,唐太宗也不為難,恩准了。第二天,兩人又來到便橋上,斬白馬為誓,頡利可汗帶兵退去。
這就是歷史上如傳奇般的唐太宗便橋會盟,您可以理解成是唐太宗孤身一人嚇退了四十萬突厥大軍,至於身後的唐軍,他們確實都沒動手,完全可以是路過打醬油的。
玄武門之變是突厥殺入中原的最後一次良機,錯過了就再沒有了,而漢人連續挺過了隋唐更替和玄武門之變兩次重大公共危機,在唐太宗執政後開始走上正軌。按正常的實力對比,突厥人很快就可以學匈奴人,到歐洲去找新工作了。事實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突厥越分越小,實力越來越弱。唐朝冊封突厥下屬的薛延陀部酋長一利咥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夾擊突厥,一如當年突厥從背後轟殺柔然的故事。唐將李靖、李世也一如當年衛青、霍去病故事,率漢家精騎殺上草原。但這一次二李取得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突破性成果‐‐俘虜了頡利可汗!這應該是中原漢族王朝第一次生擒蒙古草原遊牧部族的最高領主,唐高祖甚至感嘆,此役雪洗了當年漢高帝在白登道被匈奴圍困的千年國恥。後來宋朝的郭藥師、孟珙雖也攻克了遼、金都城,但不知是他們攻城太慢,還是對方國君故意不留機會,都在破城前一刻死了,未能生擒。而明朝的徐達、藍玉更無可能在茫茫大漠中抓一個會騎馬的活人,他們的成果就比李靖、李世差了一個檔次。所以,在中華帝國的將星長河中,再難有人可及這兩位唐朝的劃時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