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石飛三鳥(第1/2 頁)
深夜,葉布舒沒有睡著,來到大同,其實只是躲避盛京城裡的是非,讓自己遠離旋渦。
到了大同,他內心就是想救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孫傳庭,歷史上這個死的太過讓人唏噓!
既要救人,又要做到不留痕跡,不讓人懷疑,葉布舒必做的很巧妙,可盯著自己的眼睛怎麼辦。想辦法合理的弄走。
誰是眼睛呢,
三順王是洪承疇指派過來的,是幫自己帶漢軍旗打仗的,大致可以相信,
自己旗裡的這個赫爾巴他無法確定來路,但大概就是自己媳婦那邊派過來看著自己別在外面亂搞的。
而兵部參政的兒子圖爾丹難道只是來混軍功的嗎?圖爾丹的父親可是皇太極十分信任的大臣,他最可能是皇太極派過來的眼睛,當然,皇太極的目的可能只是想看看這個兒子做的怎麼樣。
葉舒感嘆一賣,:“人所出名,豬怕壯”,自己已經是個郡王了,已經是各個方面都要重視的人物了,既然已經走到臺上了,這些事將來少不了。
如何能避開那些眼睛,方便自己行事?
眼下有一個,葉布舒親筆書寫一封信,信中內容就是要求洪承疇寫一封勸降信給孫傳庭。
密信寫完,叫過來圖爾丹,讓他去趟盛京,把信秘密送給洪承疇,再把回信帶回來。
再說孫傳庭,再次被皇帝啟用後,去陝西整頓兵馬,準備剿匪。可朝廷的物資軍餉遲遲不到。
原本兵部是準備給下發的,但不少人知道啟用了孫傳庭,就到崇禎皇帝那裡告小狀:說孫傳庭不可信任,朝廷防著他做大,
猶猶豫豫的崇禎,疑心病又犯了。讓兵部尚書楊嗣昌扣留軍餉三個月再說。
孫傳庭無奈,只得把家中田地變賣,湊的部分軍餉,帶著大軍開始清剿各地起義軍。
陝西反叛的隊伍太多了,官府已無力全面治理,孫傳庭就定下一個選擇,先打盤踞的,再打流竄的!優先小股的,最後清理龐大的。
第一個目標就盯上了流竄陝西北部的 石頭王, 孫傳庭大軍準備了幾日,準備突襲,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沒想到這支叛軍沒有徵兆的從榆林府退向大同府,孫傳庭還以為走漏了訊息,趕緊追了上來。
剛入大同境內就見大批逃跑的叛軍,上去就一頓亂殺,這支叛軍就被清軍和明軍合力消滅個乾淨。
在得知佔據大同城的竟然是清蒙聯軍,孫傳庭對著眾人大笑:“天助我也”
所屬官將多有不解:“孫大人,清軍佔據大同,對我大明不利,為何巡撫反而覺得是好事?
孫傳庭笑著對眾人解釋:
“現如今,朝廷兵力不足,叛軍眾多,官府力不從心。如今滿清韃子佔了大同,我們只需要將叛軍向大同方向驅趕,讓叛軍和韃子爭搶大同,而官軍可以坐山觀虎鬥,讓他們相互消耗!
一個將領脫口而出:“這莫非就是驅狼吞虎之計!”
“對!我們不必死戰,只需圍三缺一, 讓出北去大同的道路就行了”
“大人好算計”一個官員肯給的說到:
“韃子再厲害,這車輪戰下看他能撐多少天!讓他們狗咬狗,哪個滅了對我們都有利!
在以後一個月時間裡。孫傳庭把陝西中北部的大大小小起義軍不斷的向大同方向引導,不少起義軍都被葉布舒的大軍消滅在大同城下。
這天葉布舒和三順王在大廳裡說著話。恭順王孔有德問起一件事:
“王爺,自打我們佔了這九邊之一的大同,這起義軍就不斷的過來,有些不對頭啊“
”無妨,我們在守城,藉著城高牆厚,居高臨下的,幾個毛賊,自討苦吃。也藉著這個機會,也看看漢軍旗戰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