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忽地,他想起前幾日看見韓松在種菜,眼神不自覺地往韓家的菜地裡瞥,寬闊的菜地空無一人。
從韓家院子前經過時,董傳林特意又瞧了一眼,果不其然,韓松在家。
他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手拿著一本破舊的書在看,高大健碩的身軀和英挺黝黑的臉龐本與看書寫字不搭,可韓松舉止灑脫的隨性樣,到與運籌帷幄的大將軍有些相似。
見韓松還能悠閒認真在家看書,董傳林突發奇想,可以讓他去麵攤幫忙吶!
第4章 第 4 章
董傳林的想法並非隨口胡謅。
韓家家境原本殷實,韓伯去世後,韓嬸大受打擊身體一蹶不振,原本豐厚的家底為給母親治病花了大半。
韓伯是在黛山深處打獵時與野獸搏鬥去世的,當時韓松也在場,他運氣好撿回一條命。
韓嬸為此差點讓韓鬆放棄世代相傳的打獵術,勸他改行。從小跟著父親身邊打獵的韓松自然不願,在他強烈拒絕下,母子兩約法三章。
打獵可以,但不能進深山,只能到半山腰等安全的位置打獵。
不能進深山,那值錢的獵物幾乎與韓松無緣。韓松當機立斷,在韓家家底還未掏空前買了兩畝良田。
有地就不至於餓死,偏偏韓家沒有種田的天賦。
幾年下來,地裡的收成是正常產量的一半。韓松又一次果敢選擇,在去年秋收後,村子裡有人想租賃田地時把家中所有稻田都租出去,只留下小塊的菜田和沙田。
稻穀花錢購買,菜地留著種日常所需的蔬菜,沙田種紅薯花生等粗糧,日子也算安排的妥帖。
不能上深山打獵,少部分田地,這讓韓松比他人有更多的時間閒在家中,去董傳良的麵攤幫忙未嘗不可。
董傳林揣著這麼一個小想法回家。
不出所料,董家人還在為麵攤的經營愁破腦袋。董傳林在一邊旁聽。
在董光承和劉氏都對幫手人選一籌莫展時,他不經意地提一嘴:「韓大哥不就挺合適嗎?」
話一出,眾人都驚了,面面相覷。
董光承思忖片刻問:「傳林,你怎麼想的?」
「我是看韓大哥家裡田地少,多數時間都賦閒在家才想到他的。」董傳林眼神在幾人臉上打轉,看他們不言語後又弱弱地說:「……不合適就當我沒提,是我沒考慮周全。」
「我覺得可行。」董傳良拍拍董傳林的肩頭,贊同他的想法。
董光承有些猶豫:「韓松這孩子踏實能幹,是個不錯的人選,可……」
全村的人都知道董家需要個幫手,韓傢什麼動靜都沒,肯定是不願去,去當面問不是在為難人嗎。
見丈夫歡喜卻又不敢行動的怯弱樣,劉氏發話:「明兒我去韓家問問,看他的意見再定,淑華是個明白人,定不會為這點小事鬧不愉快的。」
劉氏口中的淑華便是韓嬸,她平日與劉氏關係不錯。
董傳林從高樹上摔暈後,是正巧在山上打獵的韓松揹回來的,還及時幫忙處理好傷口。大夫來時說幸虧他傷口處理得當,不然董傳林沒那麼容易從鬼門關拉回來。
對此,董家打心底裡感激,兩家人的關係更近一步。
韓伯去世,韓家孤兒寡母。董光承為避嫌,不好經常接觸,劉氏既然願意去詢問,他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半推半就答應了。
次日,董傳林休沐去麵攤幫忙,劉氏借著在河邊和韓嬸洗衣裳時說了此事。
去麵攤幫忙就有了穩定的營生,工錢雖不高但也夠母子花銷,還能讓獨子免去打獵的危險,韓嬸有點心動,說不能代替韓松做主,要回家問問。
聞言,劉氏喜上眉梢。
心頭的期待勁沒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