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3 頁)
韓非信誓旦旦,&ldo;不插手。&rdo;
張良揚了揚下巴,&ldo;那好。此人擅闖軍營,雖未造成什麼後果,然則軍規森嚴,不得姑息,合該處罰十杖。但由於其乃本軍師之隨從&rdo;頓了頓,又道,&ldo;加罰十杖。&rdo;
若離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瞬間破滅,已經感受到軍杖打在身上的痛楚,&ldo;公紙‐‐&rdo;
張良打斷他,&ldo;‐‐本軍師管治無方,才姑息他跟到樊陰城,故而,此二十軍杖,本軍師自當領罰。&rdo;
&ldo;公紙!&rdo;
&ldo;子房!&rdo;
韓非也驚了,&ldo;此事不可。&rdo;
張良回眸,&ldo;將軍方才說過,此事全權由我處理。&rdo;
衛忠心裡一陣澎湃‐‐他崇敬的這個張子房,真不愧是張子房啊!
作者有話要說:
衛忠的定位:忠實迷弟
第60章 巧收軍心(二)
那日,韓國大軍在樊陰城外紮營,只做防守,不與進攻,軍中頗有微詞。在三軍將士眼中,韓非頭上難免掛了&ldo;紙上談兵&rdo;、&ldo;貪生怕死&rdo;之類的標籤。
不過當晚,這念頭便活生生被打消。
傳聞中,將軍韓非與軍師張良素來交好,情同兄弟。但由於軍師的家僕擅闖軍營,犯了規定,軍師二話不說,自請二十軍杖。將軍也不偏不袒,即刻召集三軍,點燈施刑。衛忠親自執杖,將張良後背打得皮開肉綻。
眾將士不由欽佩‐‐原來&ldo;法不阿貴,繩不繞曲&rdo;並非說說而已。
&ldo;眾將聽令,將軍智揚四海,威震八方。此番攻打樊陰,早有錦囊妙計,眾人需聽從軍令,差池不犯。否則,軍法處置!&rdo;
衛忠事後才反應過來,這是張良的一招將計就計。既然韓非初至軍營,又沒有勝仗加身,威信並不怎麼高。那麼他便借若離這件事,以身試法,告誡三軍,韓非之浩浩威嚴,毋庸置疑。
一時間,軍心安定,只苦了張良心思玲瓏,卻傷勢頗重。
&ldo;公紙,若離對不起您&rdo;若離跪在榻邊,顯然以他的頭腦是看不出背後的用意的。他只以為自己害慘了張良,讓他受此非人折磨。
張良趴在榻上,掀開眼簾看他,&ldo;不哭了,此事不怪你。&rdo;
&ldo;怎能不怪我!&rdo;若離睜著兩隻核桃眼,&ldo;要不是我偷偷跟來,要不是被臭狗熊發現,您就不會這樣了!&rdo;
&ldo;臭狗熊?&rdo;
&ldo;就是那個打了我,又打公紙的人!&rdo;
&ldo;你是說衛忠?&rdo;
&ldo;嗯!&rdo;若離嫉惡如仇。
張良失笑,&ldo;那是三軍的副將,地位僅次於將軍,你竟敢如此罵他,不怕吃軍杖麼?&rdo;
&ldo;啊?&rdo;若離痛苦萬分,話裡冒酸,&ldo;他,他那模樣,比熊還壯,一看就腦紙不好使,枕可能是副將?!&rdo;
想了想,又補充道:&ldo;哼,他還摔了我的梨花,害我不能做梨花糕,我跟他,不共戴天!&rdo;
當若離能夠正確使用成語,便證明他是真的生氣。
只是這裡不比張家,他口無遮攔,該說的和不該說的話,恰被某人聽到。
&ldo;咳咳!&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