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寶鈔(第1/3 頁)
洪武七年!也就是1374年。
朱元璋下旨設定寶鈔提舉司,作為紙幣的發行製作機構。
經過一番準備,第二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
大明寶鈔以桑穰為材料,“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文花欄”,上面寫著“大明通行寶鈔”,兩邊有八個篆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間畫的是幾串銅錢。
老朱之所以發行寶鈔,最主要的還是沒錢鬧的。
開國初期,北元餘孽蠢蠢欲動,不甘失敗,屢屢捲土重來,襲擾邊境。
為了拔除這根刺,朱元璋不得不繼續北伐。
可開國初期,百廢待興,再加上北元餘孽帶走了大部分的金銀,大明初期,國庫極度空虛。
沒有錢,怎麼北伐。
於是,朱元璋自以為聰明絕頂,想到了以紙幣取代金銀的辦法。
雖然他的初衷是好的。
可壞就壞在,老朱根本就不懂金融,沒錢了就瘋狂的加印寶鈔。
根本就沒有什麼準備金和錨定物的概念。
洪武八年,寶鈔發行時,面值一貫的寶鈔,可兌銅錢一千文,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貫面值寶鈔,只能折換銅錢二百五十文。
四年後,更是降到一百六十文。
而為了推行寶鈔, 朱元璋禁止了金銀的流通,同時又規定了金銀與寶鈔之間的兌換比率。
“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
這樣一來,人們手中的金銀就被朝廷用寶鈔換走了,但是他們卻無法用寶鈔向朝廷兌換金銀。
可這種制度的出現,卻給了一些有心人機會。
那些豪門大族,透過資訊的不對等,用價值極低的寶鈔,換取大量的金銀。
最後,普通老百姓越來越窮,那些豪門大族越來越富有。
再加上老朱頒佈的什麼官紳不納稅,國庫可不就越來越窮麼。
窮,那就繼續印寶鈔。
沒有準備金,沒有錨定物,無限制的加印,讓寶鈔的價值越來越低。
最後,到了正統十三年(1448年),大明寶鈔的貶值情況更加嚴重,“每鈔一貫,折銅錢二文”。
再然後,到了明憲宗時期,“鈔一貫不能值錢一文”。
寶鈔掉在了地上,過往的行人甚至看都不看一眼。
明朝朝廷沒有辦法,最終取消了白銀的禁令,“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惟折官俸用鈔”,經過一番折騰,明朝最終還是回到了“白銀時代”。
朱權既然清楚這些,他怎麼會在自己的領地繼續使用寶鈔呢。
可銅錢金銀,他也缺,再加上工業化的發展,也離不開大量的金銀銅等貴重金屬。
就像子彈殼,那可都是用銅製作的。
還有公輸家的能源核心,也需要大量的金銀來刻畫符文。
所以,朱權也學習後世的金融法則,發行紙幣,不過他可不像老朱,想什麼就做什麼。
他可是嚴格的控制紙幣的發行量,並且成立了大寧財政司,並且用了一些手段,把夏原吉弄過來,當財政司的司長一職。
而夏原吉也不負他的期望。
短短的一年時間,就把大寧的經濟治理的井井有條,在金融經濟這塊,算是讓朱權徹底放心下來。
這些,徐家姐妹自然不知道。
此時,兩人有些路荒而逃的意味,從店鋪中走了出來。
“姐,現在咱們去哪?”
徐妙錦神情低落。
雖然她又抓住了那個大壞蛋的把柄,可經過剛才的事情,她心中可一點都不高興。
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