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商談(第1/2 頁)
這個馮英傑倒是長得不錯,和琳丫頭倒也相配,只是不知根不知底的,二奶奶這心裡總是不那麼踏實,可是前天的事情,她也明白,事出緊急,趕著鴨子上架子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姑娘家的名聲重要呢!
雖說當時是為了救琳丫頭,可是鄉下別的不多,就碎嘴婆娘很多,若是琳丫頭不和他成婚,傳來傳去,最後琳丫頭還不定被傳成什麼樣,名聲也不知道會被敗壞成什麼樣子呢!
吃完酒釀蛋,李琳把碗筷都收拾到灶房,便坐到自己母親和二奶奶中間,聽著三伯孃和二奶奶你來我往的討論定親結婚事宜,間或劉園還有馮英傑會插幾句話,還有另外兩個知青的幫腔,李琳就分外合格的扮演一個沉默工具人!
只是在聽到馮英傑打算婚後住到李琳家裡,一併照顧劉園並會為劉園養老送終後,不管是二奶奶還是三伯孃都沉默了,按說劉園現在的年紀不需要兒女來照顧,可是劉園的性格還有固執,兩人想想覺得這樣確實不錯。
李國棟意外去了之後,不是沒有人想要打劉園的主意,只是一來李國棟走了才一年,時間太短,便是想要打劉園的主意,也要顧及臉面,二來就是李國棟的人緣太好,便是有人真心對劉園,也不好意思提出來,最後就是劉園之前曾對著李國棟的棺木發誓,不會再嫁,會一直守著李琳。
不管劉園當初的誓言是真是假,但是稍微有些臉面的人家都不會上門說和,至於那些心思不正的,輕易也不敢打劉園的主意,不管是李國棟生前的好人緣,還是他因為他救人而死,李家為此還擁有了“光榮之家”的稱號。
可以說因為有了這個“光榮之家”的稱呼,不說整個縣裡,至少他們公社,就不會有人輕易來招惹劉園她們母女兩個,哪怕是那些革委會的大多數人!
劉園既然決心不會改嫁,她和李國棟就李琳一個閨女,這李琳結婚後,帶著女婿與劉園一起住倒也是不錯,只是這樣和上門女婿沒什麼區別,別的倒還好,只是對馮英傑來說,上門女婿的名頭可不算是好聽。
三伯孃想了想看著馮英傑認真的問道:“小馮,你這決定,我真心覺得不錯,可是你也應該知道,若是婚後你和李琳住到家裡,我們知道你是孝順,可是旁人,小馮,這鄉下地方,隔壁放了個屁,不用一天就能傳的整個生產的都知道!”
“你做這樣的決定,不用三天,咱們整個公社都會知道,到時候怕是說什麼的都有,到時候你聽了這些傳言,可別對琳丫頭有什麼怨言,你是個好孩子,現在還沒有結婚,你改主意也來得及的!”
倒不是三伯孃挑撥,而是很多男人都會這樣,一開始說的好好的,等到真有什麼傳言的時候,到時候他們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推卸責任。
就像這一件事,主意雖然是李琳說的,但是馮英傑沒有猶豫的答應了,等以後馮英傑被人說到當上門女婿,沒有血性,靠著媳婦丈母孃的時候,三伯孃怕到時候馮英傑會拿李琳出氣。
很多人都會這麼想,三伯孃也怕到時候馮英傑會覺得,就是因為娶了李琳,才會有這些傳言,又會覺得若是不和李琳一起住到丈母孃家或許也沒有這些傳言,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一點錯也沒有!
“三伯孃為什麼這麼說?雖然是琳琳說出來的,但是若我不答應,琳琳也不會強逼著我答應,再說,嬸孃就琳琳一個孩子,琳琳以後肯定要為嬸孃養老送終的,這明眼人都清楚。”
對於鄉下流言蜚語的傳播速度,還有那些恨人有笑人無的,馮英傑瞭解的還不透徹,但是他從來不會讓外在因素影響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李琳是自己願意娶回家的媳婦,他答應的時候就清楚娶了李琳就意味著要為劉園養老送終的。
馮英傑沒有那些閨女不能給親爹媽養老送終的封建思想,丈母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