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們應該相信誰?(第1/2 頁)
“1903年11月8日,紐西蘭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一場颱風,從紐西蘭北島的奧普納基小鎮登陸,先後降臨了新普利茅斯,皮奧皮奧,哈密爾頓,亨特利,懷卡託港,馬努考,奧克蘭,塔卡普納,科羅曼德爾和菲茨羅伊港十一個城鎮,對於紐西蘭北島西部海岸的經濟,工業和各項基礎建設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根據初步統計,這場災難對紐西蘭造成至少兩百萬英鎊以上的財產損失,死亡三萬六千餘人,輕重傷八萬四千人。 這場災難之後,幾乎整個紐西蘭北島西海岸都需要重建,至少有二十萬人失去了他們的家園。 我們感謝來自世界各地區,國家的援助,特別是我們的友好鄰國澳大利亞,在災難發生當天就運輸了四十五萬英鎊的資金和價值十萬英鎊以上的物資幫助我們。 我們也同樣感謝來自其他地區的國家對於我們的援助,德意志帝國的五萬英鎊,奧匈帝國的四萬英鎊,以及包括法國,英國,義大利和沙俄帝國在內的各一萬英鎊的支援。 我們衷心的感謝所有國家對紐西蘭的援助,紐西蘭和你們的友誼長存。 災難過後,紐西蘭殖民政府將調動全紐西蘭的力量,來幫助北島西海岸的所有人民重建家園。同時,我們也號召更多紐西蘭人加入這場救援行動,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有許多紐西蘭人不知所蹤,他們需要更多的救援。” 從11月12日開始,這一篇報道就被印刷在了紐西蘭所有報紙上,並且免費發往所有紐西蘭的城鎮。 在短短的時間裡,幾乎絕大多數紐西蘭人都看到了這樣的報紙和報道,也都明白了在紐西蘭北島到底發生了怎樣的災難。 雖然有少部分人好奇是怎樣的組織才能聯合紐西蘭所有的報紙,同步發表這篇報道。 但更多的人已經被報道中的資訊所吸引,將所有目光和注意力都放在了紐西蘭的北島。 報道中,除了觸目驚心的死亡數字和令人心痛的財產損失之外,最讓人關注的就是來自於其他國家的援助了。 紐西蘭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其他列強能夠給予一定的援助已經是十分給面子了。 紐西蘭人也是這樣認為,特別是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援助,目前是所有列強國家中最多的。 但大英帝國作為目前紐西蘭的宗主國,其援助和其他列強處在同一水平,甚至遠遠低於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援助。 這讓許多忠心於大英帝國的紐西蘭人感到失望,他們認為自己已經被大英帝國拋棄。 和這些國家相比,澳大利亞的援助就顯得龐大的多。不僅有四十五萬英鎊的資金援助,還有價值高達十萬英鎊的物資援助。 這對於目前災後的紐西蘭來說是最重要的,有大量的難民急需物資和食品,才能夠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大量的歐洲國家特別是大英帝國相比,澳大利亞的援助就顯得有誠意的多。 更何況,報道中清楚的寫了,澳大利亞是災難發生的當天就已經提供了援助,而不是像歐洲國家這樣,紐西蘭主動請求援助的。 這篇報道過後,許多紐西蘭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至少對於澳大利亞的態度友善很多。 不少的紐西蘭人已經將澳大利亞人看成了紐西蘭的友好鄰邦,對於聯合黨所圖謀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聯合也充滿期待。 1903年11月14日,澳大利亞的第二批援助抵達了紐西蘭。 這批援助大多是對目前救援工作非常重要的人力,澳大利亞向紐西蘭贈送了三萬名東南亞土著,來幫助紐西蘭更好的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這些人力對於紐西蘭目前的救援工作來說是雪中送炭。紐西蘭的人口本來就不多,哪怕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也僅僅只有一百一十萬出頭。 這次的颱風直接讓紐西蘭的人口至少損失四萬人,讓紐西蘭的經濟至少在五年之內都處於低迷狀態。 再加上少半個紐西蘭北島都處於受災範圍,這導致難民的數量直接突破了二十萬,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紐西蘭的救援工作難度。 1903年11月17日,阿瑟親自抵達了紐西蘭,在奧克蘭發表了全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