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收購(第1/2 頁)
賀來還趁著這個機會,低價收購不少產業,各式各樣的工廠、公司,連遊輪都購買了十幾艘,沒辦法,便宜啊,錯過了這次機會就沒有了。
這天,賀來正躺在自己辦公室的椅子上,聽著助理跟自己彙報著檔案,突然陸子軒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賀…吳生…”陸子軒氣都沒喘勻,就想開口。
“子軒,你這是怎麼了?別急,慢慢說,是出了什麼事嗎?”
賀來坐起身子看著陸子軒,顯然有點奇怪陸子軒今天的反應,畢竟平時的陸子軒可都是處事不驚的。
“那個你們先出去,我有事和吳生單獨說。”
陸子軒聽到賀來的話後,逐漸冷靜了下來。
助理和秘書看賀來一眼,得到賀來同意後,便走出了辦公室。
“子軒,這可不像你啊?怎麼了?”賀來笑道。
“那個,賀生,剛才怡和洋行的人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九龍倉,他們想賣!”
陸子軒說道。
“什麼?九龍倉!”賀來頓時一驚。
九龍倉,賀來當然知道,來港的這段時間,他也瞭解過,作為港城最大的卸貨碼頭,其價值不言而喻。
九龍倉本是一家徹頭徹尾的英資企業,由凱瑟克家族的“保羅*渣打”爵士在1886年創立,資本結構上又隸屬港城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從創立到70年代已經有長達百年的歷史。
九龍倉與港城置地並稱為“怡和雙翼”,怡和的掌門人同時又兼任九龍倉董事局,九龍倉在怡和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賀來記得九龍倉是1972年的時候成功上市的,而在1978年的時候,李首富就是靠著收購九龍倉股份,發了一筆三億港幣的橫財,從而擴大自己的房地產生意,正式進入港城富豪的行列。
李首富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料定九龍倉股價嚴重低估,趁機從散戶手裡收購了將近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要知道當時怡和洋行才擁有百分之二十的九龍倉股份,要是被李首富繼續收購下去,那九龍倉就要易主了。
隨著後面滙豐銀行和包玉剛的加入,九龍倉的爭奪戰,也是異常激烈。
最後還是以怡和洋行的失敗而告終,將手裡的股份以十億的價格轉讓給了包玉剛。
在這場股權爭奪中,包玉剛贏得了九龍倉的控制權,怡和及其旗下的置地公司透過股權轉讓獲取了溢價收益,而其中獲利最多的便是李嘉誠——在倒手過程中獲得了近上億港元,更重要的是他得以順利入主和記黃埔。
股票交易戰就是這麼神奇,由於資本市場的價格低估,李首富的長江實業以6.93億港元就輕鬆獲取了和記黃埔總值50億港元的資產。
“是的,怡和洋行的威廉董事長親自打的電話給我。”
陸子軒也很是激動,雖然現在來鑫實業的確收購了不少產業,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大規模的,九龍倉無疑是塊肥肉。
賀來笑笑,看來怡和洋行是想放棄港城的產業了,畢竟這連續幾年的經濟不景氣已經影響到人的判斷了。
“他想要多少錢?”
“二十億港幣。”
“呵呵,二十億?”賀來無語了,現在的九龍倉可不值這個價。
在這個花十幾萬就能收購一個工廠的時間段,想讓賀來拿出二十億來買九龍倉絕對是不可能的。
畢竟當初就算是包玉剛也只花了二十億港幣就買下了九龍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就是說全資收購需要一百億。
別看這相差五倍,那是因為他的時間段是經濟起飛的八十年代,但賀來所在的是經濟蕭條的六十年代,這怎麼能比。
更何況李首富當時可是隻花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