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更甚至,探花郎還主動為嘉平帝網羅天下有名的道人,幫助嘉平帝修煉。嘉平帝徹底成了甩手掌櫃,每天縮在宮裡打坐問道。
至於朝堂幾乎成了探花郎的一言堂。
皇帝徹底甩手之後,他也就不再遮掩了,變本加厲的打壓一切跟自己作對的人。有人想告狀,一紙摺子還沒遞到皇帝擺著香爐的案前,先落到了探花郎手裡,後果嘛
反正慢慢的,沒人再敢說探花郎的不是。
他十五歲出仕,二十二歲拜相,不過七年的時間,他就已經成了一手遮天的權臣。
至於曾經勢力龐大的太師管延一派,在這幾年裡被探花郎修理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幾個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探花郎不好輕易動他們。他們也十分聰明的縮緊尾巴,不讓對方抓住把柄。
探花郎也就一時沒有再對他們下手,不過養虎終為患,在嘉平帝「飛升」之後,他的嫡長子,也就是孟醒,繼位登基。
孟醒這個角色的前身,生母早逝,嘉平帝更是沉迷修煉不管兒子,所以從來沒有人教導過他什麼治國之道。並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小被其他妃嬪生的兄弟欺負,導致他木訥又愚鈍,簡單點說,就是腦袋不太靈光。
別人讀幾遍就會背的書籍,他讀個幾十遍也只能背的磕磕絆絆,若非他是欽定的太子,教他的先生早就恨不得戒尺招呼上了。
所以,永樂帝登基之後,朝政依然是探花郎說了算,永樂帝成了被架空的傀儡。
不過跟沉迷飛升的嘉平帝相比,永樂帝還是稍好一點的,在讀書上笨是笨了點,但也不是說完全不知好壞、不辨忠奸,起碼他應該不會甘心一直被探花郎控制朝堂。
所以忍耐了十年的太師一派再次出手,他們籌謀許久,於今日,擺了探花郎一道。
事情出在即將卸任的禁軍統領這個職位上,這樣掌管京城兵馬的官職自然是要牢牢捏在手裡的,所以接任的官員是探花郎的人。
不過這個接任者個人品行有些問題,貪汙受賄也就罷了,還被太師一派的人抓到了把柄。
太師管延是個老謀深算的人精,知道如今的格局想要撼動探花郎的勢力很難,如果要出手,就一定要一擊必中,絕不給對方留任何迴旋拖延的時間,否則己方就將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
於是,就有了孟醒方才見的那一幕人,一群人在殿內吵架。
管延帶著一幫老臣直接鬧到了御書房,當著永樂帝和正在處理朝政的探花郎的面,將禁軍統領貪汙的帳本都擺了出來。並且配以一腔聲淚俱下的哭訴,直呼若不將其法辦,天理何存。
鐵證如山,這位還沒來得及上任的禁軍統領是勢必不能上任了,那麼順理成章的選誰來接任?
太師管延一夥人當然是有人選推薦的,他們搞這麼一出就是為了拿下禁軍統領這個職位,掌控京城兵馬,從而獲得跟探花郎叫板的資本。
前任禁軍統領是由探花郎推薦的,結果是這麼個貪贓枉法的敗類,這回探花郎於情於理都不該舉薦。
但是掌管官員升調的御印還掌握在探花郎手裡,所以管延他們想得逞,也沒那麼容易。
任管延他們將己方的人選誇成了天上的神仙,探花郎也並不鬆口,只說還得從長計議,並且還時不時的反唇相譏幾句,明裡暗裡的指責對方居心不良,想要結黨營私。
然而到底是誰居心不良呢,當然是這位大權在握,完全沒將永樂帝放在眼裡,私下裡對皇帝毫不尊重的探花郎了。
永樂帝雖然愚鈍木訥,但他到底是皇帝,金口玉言,他只要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同意了管延他們的提議,探花郎即便再不情願,只要他不立即舉兵造反,他都得乖乖讓出禁軍統領的位置。
這也是管延他們特地將場合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