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3 頁)
……
既然防禦是一種較強的但帶有消極目的的作戰形式,那麼,自然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運用這種形式時,才不得不運用它。一旦力量強大到足以達到積極的目的時。就應該立即放棄它。&rdo;(第2卷第643一644頁)
所以克勞塞維茨的理論是一種拖延的攻勢,或有時被稱為&ldo;防禦攻勢&rdo;。在這種攻勢中,第一階段是消耗,第二階段是反攻,或又象克勞塞維茨本人所說的:&ldo;……防禦這種作戰形式決不是單純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rdo;(第2卷第642頁)
他還說過:&ldo;……沒有還擊的防禦是根本不可設想的,還擊是防禦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rdo;(第3卷第1056頁)
然而,這又是可以想像的,因為他早已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第一篇第二章中他曾這樣寫道:
&ldo;如果消極意圖(即集中一切力量進行單純抵抗)能夠帶來有利的鬥爭條件,而且這種優越性大到足以抵銷敵人佔有的優勢,那麼僅僅透過持久的作戰,就足以使敵人力量的消耗逐漸增加,以致他的政治目的即使達到了,也抵不上付出的代價,因而不得不放棄這個政治目的。&rdo;(第1卷第65頁)
這種說法意味著什麼呢?是哲學性評論還是實際性建議,那是難以確定的,不過,從它的內容上來分析,似乎應該是後者。
克勞塞維茨的缺點在於他的哲學式的思維方法,一種尋求絕對的習慣,經常不斷地使他陷入迷途。無論是防禦或進攻,都不存在內在的強弱的區別,它們是相輔相成的行動,至於哪個更適應,主要是根據具體的環境來決定。有時進攻是比較適應的,例如,在拿破崙戰爭中就是這樣。因為他的天才加上敵人的守舊思想,使得他採取進攻的形式比較有利。有時,防禦進攻是正確的,例如惠靈頓在西班牙的傑作。戰爭中一切行動的基礎並非哲學而是常識,就象戰爭的七條原則所指示出的那樣。
八、 決定性會戰
在克勞塞維茨的決定性會戰或是稱作偉大的會戰的概念中,沒有關於作戰形式較強或是較弱這類的廢話。他的語言是相當肯定的。
&ldo;戰鬥是真正的軍事活動,其餘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它服務的。&rdo;(第1卷第334頁)
&ldo;……戰爭的實質是鬥爭,而主力會戰是雙方主力之間的鬥爭,所以,必須永遠把主力會戰看作是戰爭的真正的重心。&rdo;(第1卷第378頁)
&ldo;……直接消滅敵人軍隊總是最主要的事情。在這裡我們想要闡明的,不是別的,正是消滅敵人軍隊這個原則的頭等重要的意義。&rdo;(第1卷第338頁)
數量上的優勢只不過是致勝因素之一。(第1卷第270頁)其他的因素有包圍進攻、迂迴行動和奇襲。這三種附加的手段只有對掌握了主動權的一方‐‐即進攻者‐‐才有可能應用。
克勞塞維茨還正確地指出:雖然&ldo;主力會戰是解決問題的最殘酷的方法……但它不等於單純的相互殘殺,它的效果更多的是摧毀敵人的勇氣,而不在於殺死敵人計程車兵。&rdo;(第1卷第400頁)因為&ldo;精神力量的損失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原因。勝負決定之後,精神力量的損失還在增長,要到整個行動結束時才達到頂點。&rdo;(第1卷第344頁)在此之後,&ldo;下一個問題……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