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西禪古寺的宋荔,初訪煙臺山(第2/4 頁)
荔枝樹讓陳灝停下步伐。
荔木稀疏,假山嶙峋,一旁刻石昭示:“宋荔”。
陳灝好奇打量著這棵“與眾不同”的荔枝樹,對顧南溪介紹道:“這棵荔枝樹可是大有來頭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西禪寺就開始種植荔枝,到了清朝的時候,寺裡還保留著古荔樹四百多株。
千百年來,歷經颱風、暴雨、洪水、蟲害,以及人為的破壞, 至今還能見到千年的宋荔只此一棵。”
“真是不容易啊。”
講到最後,陳灝感慨道。
宋朝是公元960年-1279年,哪怕按最晚的算,那距今都有744年了。
“這宋荔真是宋朝時期種下的荔枝樹?”顧南溪大為震驚,下一秒拿起手機連拍了幾張。
荔枝樹不稀罕,南方許多省份都有。
但若是宋朝存活至今的荔枝樹,那就十分稀罕了。
“宋朝時期種下?那可不是。”
陳灝輕笑一聲,指著眼前矮小、樣貌不太出眾的宋荔說道:“據考證,這株古荔是唐五代後梁慧稜禪師所種,直到宋朝初期長勢方顯繁盛。”
“別看現在主幹中空,甚至只剩半邊皮,但它至今綠葉滿枝,還能重新掛果,非常了不起。”
一株荔枝樹,幾度枯榮,恰如西禪寺所經歷的前世今生。
而且在上世紀30年代,作家郁達夫先生曾遊此地,還留下了“陳紫方紅供大嚼,此行真為荔枝來”的名句。
宋荔再往前行便是報恩塔。
報恩塔,是全省寺宇佛廟最高佛塔,乃新加坡雙林寺主持談禪法師募資建造。
這是一座以現代建築材料施工而成的雄偉建築,高67米,15層。
塔內設8廳,外造9廊,仿古建造8角飛簷,屹立突兀,也是國內最高的石塔。
“這個報恩塔雖然不如泉州的東西二塔古樸,不過修建的確實挺壯觀的。”
隨後,陳灝眼神裡露出遺憾:“可惜現在是保護佛塔,不能登上去,裡面每層塔壁雕刻著佛像和佛教故事,還有飛禽走獸、花草蟲魚的圖案裝飾。”
“那確實有點可惜了。”顧南溪無奈道。
能理解這樣的做法,畢竟不文明的遊客太多了,可不免會感到遺憾。
好在報恩塔不能登上去,但一旁的五百羅漢堂是可以隨意參觀的。
這個五百羅漢堂,於1993年新建,共六層。
外觀金碧輝煌,重樓飛簷,十分雄偉壯觀。
殿內塑有500羅漢,各具神態,栩栩如生。
(友情提示:殿內不能拍照哦。)
陳灝與顧南溪在裡面真是目不暇接,非常有意思,這個五百羅漢堂在全國寺院裡都是最大的羅漢堂之一,20元的門票能看到這些很划算。
後面的所見,讓陳灝對西禪寺好感倍增。
現代全國或大或小的寺廟裡,不少都要買香,而西禪寺所有需要上香的地方都有免費領取線香的地方,甚至還有洗手池,對遊客十分友好。
最最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四處可見的“二維碼”,光是這點就讓陳灝好感度+1+1+1+1了。
什麼電子功德箱,這是對神靈的侮辱吧?
“這才是真正的大寺啊。”
即便是走出了寺門,陳灝還在讚不絕口的稱讚道。
“接下來我們去煙臺山嗎?”
“嗯,煙臺山我看網上的好評比較多,而且也挺有意思的。”
陳灝看了眼手機,說道:“快到4點了,剛好過去可以吃個下午茶。”
在陳灝過去的二十多年時光裡,他的“下午茶”次數寥寥無幾,甚至連10次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