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第1/2 頁)
「嗯。卿所言不差。不提,不提。」
天子劉宏他也不想得罪自己身旁這些依賴的宦官,隨即衝著一旁的楊賜等人說道:「但是劉基卻託皇姐給朕舉薦了一個人,朕想調任身邊,做個太中大夫。」
東漢,太中大夫乃是光祿勛的屬官,經常陪伴在皇帝的身旁,伺候著皇帝的衣食住行,可以說是天子劉宏的心腹。所以聽及此事,堂下文武百官紛紛轉回頭轉目觀瞧天子劉宏。
「不知,劉基所薦何人?」司徒袁隗轉身出列問道。
「安定皇甫岑。」
「安定皇甫?」堂上眾人四目相視,最後目光全都聚焦在堂下侍郎皇甫嵩的身上。皇甫嵩乃是安定皇甫後人,出自同一地,那麼想來皇甫嵩也應該知曉此事吧。
聞聽此言的皇甫嵩身子一顫,雙眸流露出一絲不敢相信的神情望向龍椅之上的天子劉宏。
「陛下,遼西每四年選舉的孝廉如今已經入朝,不知道劉基如今是以何方式舉薦的此人?」未等楊賜等人開口,一旁的崔烈已經開口問道。
堂上這些人沒有誰能比崔烈緊張的,崔烈一臉嚴肅的盯著天子劉宏,「皇甫岑」這三個字他太熟悉了,簡直就熟悉的不可能在熟悉了,自己的侄子崔珏悄然無息的死訊傳到崔烈耳中後,崔烈就嚴重懷疑是不是「皇甫岑」動的手?
「嗯。」劉宏不耐的回道:「就是私下裡的推薦。」
「哦,不知此人年紀幾何,出身哪家?又……」
「咳咳。」漢靈帝不悅的輕咳幾聲,以表示自己的不滿道:「此子年不及弱冠,安定朝那皇甫老將軍的家人,師從東觀博士盧植盧愛卿,朕只是想讓此人入宮陪朕。」
「轟!」
本應該肅靜的嘉德殿,嗡的爆發出一陣低哄之音。
皇甫規僅有一子,卻是早亡,如今繼承衣缽的也不過就是他的長孫皇甫酈皇甫文達。怎麼突然間就冒出來個皇甫岑。
同樣震驚的還有昔日皇甫規的老部下,他們紛紛把頭轉向皇甫嵩,他是皇甫規的子侄,應該知曉此事。
但皇甫嵩卻沒有出言,關於皇甫岑的事情他不能確認。
而同樣震驚的楊賜、陳實、崔烈等人紛紛把目光轉向盧植,當日涿縣的酒宴上的事情,雖然眾位名士歸來後閉口不言,但是事情哪有不透風的牆,無形之中,便有如一陣旋風似的席捲著整個大漢士林,皇甫岑如今便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上。
「陛下,此人,臣卻有耳聞。」崔烈及時跨前一步,開口道。
「哦?」天子劉宏不知道涿縣的事,見堂下眾人的反應,還以為崔烈等人應承:「愛卿,有什麼要說?」
「陛下,臣聽聞此子狂妄輕悖,不可為陛下屬官。」
「陛下,臣也聽聞此子常常放浪形骸,無什麼本事。」
「陛下,臣……」
……
未等天子劉宏再開口,堂下的眾人已經紛紛把皇甫岑入仕這條路堵塞。
「哼。」天子劉宏臉色漸紅,把心中的不滿強壓在心中。不發一言。沒有想到自己只是要皇甫岑入朝,卻沒有想到引來這麼多人的反對,反而他們倒是同氣連枝,讓天子劉宏大為不滿。
太尉段熲位列文官之首,雙目本是閉合,聽著身旁人的啟奏,心知此事已然不成,本想附和舉薦一下皇甫岑,也不再談此事,轉而開口道:「陛下,明日既是葵亥日,我大漢曾有先例,葵亥日大赦天下,臣段熲奏請陛下明日大赦天下,以安四地民心。」
聞聽此言,天子劉宏點點頭,面上微露滿意的表情。
「臣也以為葵亥日大赦天下,那是社稷之福,大漢子民之福。」許訓和許相等人見天子劉宏不悅,同時開口說道。以緩解天子劉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