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李師傅很欣賞董傳林的真性情,收他為徒也是想將畢生所學傳授下去,交給這個有緣收來的徒弟。
不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雕刻技藝教授上,董傳林都十分感激李師傅的面面俱到和無私奉獻。
為學徒方便免去不必要的浪費時間。董傳林帶著細軟住到李師傅家裡,偶爾空閒時間會去麵攤見見兩位哥哥。
本還想著每隔五天就去一次麵攤,結果忙起來連兩個時辰都擠不出來。
深入瞭解木雕一行,董傳林才明白為啥李師傅能如此傲氣,放話說不收徒還沒人敢說他輕狂。
他太優秀出色了,在黛山鎮以至於青州城,都赫赫有名。特別是李師傅雕刻花草樹木的手藝,那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鎮上的富貴人家寧願排隊等李師傅雕刻,也不願改找他人。
生意在董傳林上崗的第三天到達上升期,接踵而來的訂單撲向木雕屋。
訂單太多,全接了還不知道要弄到何時,李師傅給客人輕遠疏近排序,只接幾個推拒不了的單子。
別看就這麼了了幾個單子,忙活起來能讓人找不到北。
李師傅放手讓剛摸著點邊的董傳林按著手稿修粗胚。
多數客人都自帶偏愛的木材,有些甚至帶上手稿圖,只求李師傅妙手雕刻。
客人帶來的木材大多名貴,剛入門的董傳林小心翼翼,生怕手重一點,好木材就被糟蹋在手裡了,就算師傅能妙手回春拯救回來,他也丟不起這個人。
忙碌的日子裡,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轉眼他來到李師傅家學徒已經一月有餘,除去剛開始清閒時候去過一次麵攤,剩下的時間他都圍著木頭轉,根本沒時間閒暇其它。
或是董傳良也發現兄弟倆太久沒見,良心不安。有一日下午收攤後,他和韓松兩人一起來李師傅家看小弟。
來時手也沒空著,不但帶了給師傅的禮品,還給董傳林帶了劉氏特意給他做的小吃。
韓松倚著牆斜眼看喜出望外的董傳林,他捧著那袋紅薯幹一個勁的傻樂,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
董傳良和弟弟交待完父母的囑咐和想念之詞後欲離去,一直待在旁邊未說幾句話,單純陪同的韓松臨走時把竹簍裡的鹽花生扔給他,丟下句「認真學」就瀟灑走了。
要不是董傳林看在鹽花生的面子上,心裡雀躍不想計較,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翻個白眼賜給韓松。
太他麼冷酷耍帥了吧,真裝。
有奶便是娘,手裡抱著美味的花生,董傳林嘴都變甜了,朝著他的背影憨笑著喊:「謝謝松哥。」
我松哥就是酷,特別是一臉傲嬌扔下花生的時候,酷炸了!
董傳林給紅薯乾和鹽花生列了個表,每天掰著手指頭數著吃,生怕一下吃過勁後面只能抱著空袋子哭。
……
有時候名頭太大也不是什麼好事,李師傅還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擠出時間接待貴客。
貴客從哪來董傳林不知道,只知道這筆單子肯定不小而且推拒不了,要不然師傅也不會空出一下午的時間來招待。
師傅沒時間幹活,徒弟自然也沒活幹。
董傳林興高采烈地奔去麵攤,還好在他們收攤之前趕到了。一頓嘮嗑完成後,他心滿意足地回去。
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局面開始了。
師傅和師娘呆坐在堂屋裡,客座上的茶水還未撤下。
董傳林心想,難不成是這個的單子又重又趕?師傅寬厚的肩膀都承不住?
揣著滿腹疑慮,他走到客桌前,端起客人喝過的杯子準備拿去清洗。當學徒就是要有雜事累活都搶著乾的覺悟。
端起剛想走,身後就傳來師傅低沉的聲音。「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