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望吉良家能再次出陣援助安祥城,因為這幾年的安祥城合戰,吉良家每次都會象徵性的派出三五百人去打打醬油,織田信広這麼要求也不算過分。
不過這次織田家肯定要失望了,因為大河內信貞以吉良萬松丸的後見人,吉良家筆頭家老的身份把信使擋下,原因竟然是十分可笑的“秋收未絕”,吉良家領的秋收還沒結束,即使收割完糧食,還需要晾曬脫殼、清點入庫,所以只能對織田大隈守說聲抱歉了。
據說當時織田家的使者臉色都變了,一會兒青一會兒白的僵在那裡半天沒人理他,最後才罵罵咧咧的騎著馬折頭返回,總之織田家多半也是知道吉良家心存看戲的打算,至於和今川家打成密約什麼的,織田家認為這不太可能,畢竟吉良家這等名門把臉面看的比性命都重要。
吉良家內都知道山本勘助是吉良萬松丸的十分倚重的重臣,同時又兼任吉良萬松丸的輔佐役,在吉良家內沒有領地知行,而是領受五百貫文年俸做他的直屬家臣,所有人都知道他必定會跟隨吉良萬松丸上洛,所以小評定會上很快就透過任命,作為吉良萬松丸欽點為上洛奉公的輔政家臣,負責上洛奉公的準備諸事宜。
這個任命決定很好下,但是事情卻一點也不好做,尤其是吉良萬松丸這個甩手掌櫃把事情交給他就什麼也不問了,山本勘助只能跑到西條城內翻找吉良家內故実成例,結果一找才知道上洛奉公的準備有多麼複雜,先要奉書上奏幕府,然後規定帶什麼東西準備什麼禮物,沿路上洛的路線,在哪裡休息等等千頭萬緒看的人眼花繚亂。
而且最離譜的是這些準備要提前半年去做,吉良萬松丸任命他做輔政家臣的時候已經到了八月初,吉良萬松丸又金口玉言的定下八月二十八日上洛,這麼倉促怎麼搞?差點沒把山本勘助給為難死。
戰國名將到底和別人不一樣,他立刻決定一切從簡安排,於是大筆一揮裁掉一大半準備工作,所有事情壓縮在十五天內做完,於是西條城內的家臣們就倒黴了,奉行眾被調來幫忙,馬迴武士也被呼叫,後來覺得這些傢伙實在礙手礙腳又給退回來,又跑到譜代眾那裡抓壯丁,把譜代眾折騰的欲仙欲死,這位輔政家臣所過之處一陣雞飛狗跳,讓人聞之色變。
八月十五,農曆的中秋佳節,在日本則被稱作月見節,相傳是仲秋十五夜月見祭事,平安時代的皇室與公卿喜好泛舟與河川、湖泊之上,舉辦聲勢浩大的飲宴,宴會上以萱草作為裝飾,宴席之間的活動以和歌酬唱,博陸相戲,白拍子伴舞為主,宴會上還有糯米做的月見糰子、裡芋、枝豆、栗子等食物,另外這個時候還能喝到御酒。
中秋之夜以賞月題材的和歌有許多,而且以當夜之月色變化又分為多種叫法,比如中秋之夜雲起而月隱被稱作“無月”,中秋之夜有秋雨降下謂之“雨月”,俳諧以八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之夜分別被稱作“待宵”、“十六夜”,以示對名月前後的愛稱。
今年的中秋之夜只有阿菊陪著他賞月顯得倍感孤單,山本勘助整天忙的見不到人,山岡善次郎仍然沉迷在兵法的世界中,本多彌八郎也被山本勘助抓去做事,再加上吉良萬松丸讓不執勤的小姓回家於親人團圓,讓整個本丸變的空蕩蕩的。
“阿菊,我們要上洛了,你開心嗎?”
“嗯嗯!阿菊好高興!阿菊要感謝殿下!”這個問題已經被吉良萬松丸反覆問了好多遍,每次得到的答案總是那麼的相似,阿菊就像一個有求必應的知心姐姐,只要吉良萬松丸需要,她就會第一時間出現。
“阿菊真的很高興,殿下應該為中院殿下準備禮物。”阿菊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小罐子,罐子裡盛滿了千紙鶴,阿菊拿起一隻千紙鶴,輕輕拉動紙鶴的頭和翅膀,眼裡泛著幸福的笑容:“殿下疊的千羽鶴,阿菊終於學會了呢!阿菊這此疊了一千零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