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部分(第4/4 頁)
行公事的平定東國一揆內亂任務,其實這背後做出的許多準備工作繁複浩大持續多年,比如坂東八平氏之一的秩父黨一族小山田信茂,作為武田兩山之一拉攏起來沒那麼簡單,北條時政費盡口舌調略近兩年,直到武田信繁被囚禁之後才下定決心裡切。
還有武田兩山體系的另外一支穴山信君,這一族常有反逆宗家武田氏的野心沒錯,幾代家督親今川疏武田也沒錯。可若讓他輕易的背叛卻沒那麼容易。狡猾的穴山信君表示自己願意做帶路黨。但是他可不願意做一個死在黎明前的炮灰。
前者可以在裡切時保證自己和家族的安危,才有資格享受裡切帶來的投機紅利,後者則只是個毫無意義的棄子,人死族滅根本談不上任何利益科研,若沒有武田信繁被囚禁的因素,以及源義時鎌倉舉兵的影響,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作出內通裡切的決斷。
不得不說武田信玄囚殺嫡子武田義信做的很蠢,不但親手廢掉辛苦二十年培養的家督繼承人。更在進一步的大清洗裡隱患埋下隱患,許多親武田義信的譜代家臣先後受到牽連,許多不服武田勝賴的一門眾心生不滿,在諸多影響作用中又恰好碰到源義時大舉入侵,武田家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完蛋。
看起來很簡單,其實簡單的背後是無數心血和謀劃,要知道這甲斐國當年可是阻擋北條早雲、今川氏親、北條氏綱腳步地方,曾經一度讓源義時在南下信濃的過程中躑躅不定的險要之地,如果這麼簡單又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擋這些英傑的步伐。
東海道軍團共計十二萬大軍,為加速攻略還特意派出佐竹義重。率領兩萬軍勢以小山田信茂為先陣從富士山東部山地攻入甲斐國中,還沒等到大局已定的間隙。源義時便親率十萬大軍進入駿河國,匯合遠江國中的宮部繼潤,三河國中的小笠原長時所部共兩萬軍勢,越過矢作川攻入尾張國。
進入尾張的之時,恰好是坂本合戰打的最激烈的時刻,織田信長來不及抽身回到自己的老巢,只是以西軍副帥的名義提前命令西軍八萬軍勢前往東海道支援武田家,乍看之下八萬援軍配合四萬武田軍,即使打不過東軍也能穩住局勢,只需要謹守隘口等待一兩個月,織田信長就可以攜帶十五萬大軍得勝而回,屆時勝負尚未可知。
可實際情況就是織田信長在想當然,依靠新天皇的綸旨召集而來的西國聯軍壓根就是一盤散沙,不算武田信玄所部一共二十萬出頭的總兵力,其中九州兵兩萬五千人,西國兵三萬人,四國兵三萬人,其餘的全是近畿附近的兵力。
大友家不下五萬餘眾只派來一萬五千兵,龍造寺少說有八千軍勢只派來三千兵,島津家更是隻派來兩千醬油眾,其他的九州國人加在一起也就幾千人,加在一起這才兩萬五千人,要是比起兩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足利尊氏從九州帶來二十萬大軍簡直是打發要飯的,南北朝時代整個九州的總人口還不足兩百萬人,而今九州總人口少說要比當年多一倍。
西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當年應仁之亂裡大內家可是拿出不少力氣,一口氣弄來千餘艘戰船運送三萬五千精銳的西**團,差一點就改變東西軍的實力格局,害的細川勝元顛顛的跑到鄉下找盟友,一度飢不擇食到連朝倉敏景這種以前看不上眼的傢伙也任命為越前守護。
與之相反的是西國霸主毛利家只拿出兩萬人,其他的諸如尼子復**、浦上宗景之流的西國武家合計一萬軍勢,再聯想當年大物崩裡,浦上村宗可是一口氣拿出兩萬大軍幫助細川高國,西國武家再窮困總還能湊出七八萬軍勢,畢竟山窩裡埋藏的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