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發展(第2/4 頁)
國庇護下的國家,棒子國也深受石油危機的打擊,據統計,1973年棒子國進口石油的支出約為3億美麗元,1974年這一數字猛增到11億美麗元。棒子國不產石油,煤炭儲量也極少,能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一旦石油禁運或漲價,後果肯定是災難性的:能源短缺,物價波動,外匯枯竭,赤字擴大,國家幾近破產。
為了渡過危機,棒子國開展了節能運動,號召每個家庭每月只用27天電器和汽車,節約10%的能源。各行業縮短營業時間,限制車輛執行、限制霓虹燈使用,限制其他無關緊要的耗能行為······ 節約只能緩解問題,不能根治問題。 不解決石油供應或者外匯收入問題(外匯收入可以購買石油),不僅重工業化沒法實現,國家能不能正常運轉都是未知數。 發達國家血厚,抵抗能力強,解決辦法也多。棒子國不是發達國家,工業化剛起步,抗擊打能力也不行,只能自己找出路。 經過一番探索和分析,棒子國找到了一個很獨特的辦法——基建和勞務輸出。 去中東搞基建,掙外匯,彌補進口石油的鉅額赤字,把買石油花去的美麗元賺回來,即“石油美麗元倒流方案”。
02、出路 當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重創西方世界時,中東產油國卻因石油漲價大賺特賺,全球資金滾滾湧入,使不少石油國家從赤貧變成了鉅富。比如沙特大戶1971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4億美麗元,石油危機爆發後,財政收入猛超1000億美麗元。 有了錢,就想改善生活,把駱駝換成汽車,把帳篷換成別墅,把破舊的農村搞成現代化的城市——基建空白,這是多大的市場啊。 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國家發展程度較低,人口又少,勞動力素質和數量都不行,所以這些國家沒法依靠本國力量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科wt、阿聯q、卡tE這些國家,1970年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率接近70%,沙特大戶超過50%。 人少,錢多,速來!
中東國家所缺的,正是棒子國所擅長的——棒子國建築業發達,擁有很多國際化高水準的建築企業,猴子國戰爭後,這些建築企業正發愁找活幹。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另一段往事了。 棒子國的建築業起步於高麗戰爭時期,當時大漂亮軍在前線打仗,棒子國人就在後方幫大漂亮軍修軍事設施,慢慢歷練。戰爭結束後,大漂亮軍長駐了下來,但是棒子國的基礎設施滿足不了大漂亮軍的需要,於是大漂亮軍出錢找棒子國建築公司修建了大量港口、機場、道路、兵營以及防禦工程。 在這個過程中,棒子國建築企業快速成長,它們普及了英語、掌握了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知識,還引進了重型機械和裝置。為轉戰海外奠定了基礎。 猴子國戰爭爆發後,樸Zx出兵支援大漂亮國,投桃報李,大漂亮國則將在越南的建築工程都交給了棒子國建築企業。於是,棒子國建築企業開始遠征海外。以猴子國為起點,棒子國建築企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開拓市場,對海外建築業務越玩越溜。
1973年,也就是石油危機爆發的這一年,大漂亮軍從猴子國撤軍,棒子國建築業失去了美軍這個大客戶,日子開始變得不好過。 當時,一個派駐沙特大戶的大漂亮國人,向棒子國三煥公司寫信,說沙特大戶有大批工程專案等待被承包。這個大漂亮國人曾是大漂亮軍工兵顧問,當年在猴子國與三煥公司合作過,覺得這個公司靠譜,所以提供了這個資訊。 三煥公司立即趕赴沙t考察,並在年底拿下了第一個工程專案——2459萬美麗元,修一條高速公路。因為宗教活動的原因,這條高速公路工期特別趕,其他國家的企業都不敢接,三煥接了。 棒子國建築工人之前接觸的大多是軍事工程,工人隊伍也實行軍事化管理,具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特別能吃苦耐勞。工期緊張算什麼,24小時開工連軸轉,晚上挑燈夜戰,整個工地始終有條不紊,熱火朝天,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