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韓家待審(第1/2 頁)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文先生幫助秦家所培養的,並非僅僅侷限於秦姓子弟。而是秦家廣泛蒐羅到的寒門子弟。他們多具才華與抱負,卻沒有求學的資源。
秦家但凡是發現可培養之才,便將送到秦家書院,學有所成後再為秦家服務。所以兒時的秦霄鳴買人收人那麼的順手。
有了文先生的加入,使秦家在培養官員的能力上,極大的提升。有了文先生的甄別和重點栽培,將德與信置於首位。把那些有志於為民造福的正直青年,培養成未來官員。
這一點上,文先生對紫菱的設想和思路深感敬佩,將培養官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視為一種信仰,從小便滲透到每位生員的靈魂深處。
十年來培養了上百名進士、數百數千的貢士和舉人。這些人已經逐漸分佈在官員的體系之中,成為皇室最為堅強的主線。
過往的數年中,文先生的學生們常會提出相同的問題,“大義與小義應當如何取捨!”每次的提問與解答,都以圍繞著話題的辯論展開,以無定論告終,因為答案總在人心中搖擺不定。
十多年的時光流逝,血濃於水的親情終究難以割捨。文先生心中難免好奇,時過境遷,如今他的父親對於當初的抉擇,是否曾有過一絲悔意。這或許正是父子間長久以來的痛與結。
因此,文先生曾與紫菱的一次長談中,請教紫菱對於此事應該如何評判。紫菱的建議,若是單獨與謝浩山爭辯,終究是誰都說服不了對方的結果。不妨讓天下的百姓一起評判是非曲直,到底孰對孰錯!文先生大為贊成,還親自準備了《世家秘史》中的謝家篇。
起初,紫菱有所顧慮,不願重揭舊傷,但謝家的表裡不一,讓她決定不再留情。
若是說韓家的故事讓百姓大開眼界,熱議不斷。而謝家的故事,則是將輿論的熱度再度升溫。因為百姓的紛紛參與,討論之聲硬是將之前的輿論浪潮推向了高潮。
“即便是受家族庇佑,也不應犧牲個人幸福,將婚姻當作籌碼。這背後的委屈有多深,竟將女子逼至絕境,自縊身亡。這樣的家族,不要也罷。”一些百姓這樣評判著。
還有一些商戶如是說,“但若無家族庇護,何來錦衣玉食?每一代家族成員的犧牲,才換來下一代的安逸。”
又有一些書生說道,“正如一國,若無前輩的血淚犧牲,哪有今日的和平富足!”
還有一些長者評價著,“民族大義自然在前,但世家追求的不過是私利,說白了,不過是金錢與權力,與生死存亡無關,為何不能更寬容些,幾萬兩銀子換一個女兒的幸福,值得嗎?”
“就是就是,已是鼎盛之家,何必還要汲汲營營的,寬鬆一點,子孫繞膝不美嗎?硬了一輩子有什麼用,只剩一個老頭子,過得有意思,守著家族過吧!”更有一些婦人講不出什麼大道理的評價。
市井間的爭論持續不斷。文先生常常隱身於人群,傾聽百姓的議論。與此同時,謝浩山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自問,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卻始終無法得出結論。
謝家於議事廳中的討論還在進行。謝浩嶽在聽取了謝簡風對近況的彙報後,長嘆一聲,
“簡雲從京中傳回訊息說,咱們小妹曾親自尋他。她千叮萬囑,告誡謝家不要捲入世家紛爭,不要與皇室、夏紫菱對立,不要與之爭鋒。”
“簡雲說,聽了小姑的告誡後,他雖然知道小姑心思定然沒有差,但他仍然報以了保留的態度。所以雖然並未直接參與世家的計劃,但卻暗中派遣了暗部參與了試探。”
謝浩巖驚訝道,“以大哥之意,竟是皇室所為。因為世家的試探和打壓,觸碰到了皇室的底線。因此皇室才會如此懲治世家。咱們謝家因為沒有直接參與,才會被皇室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