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好訊息,壞訊息(第1/3 頁)
好訊息,壞訊息
年是過爽了,尤其是婁曉娥懷上孩子的前提下,不過年過完了,工作還是要做的。
開年就是一個好訊息,他接到了蘇衛華的機要加密郵件。
「……經過對高度計的資料重新整理率改進,固體反艦飛彈的掠海掉彈問題已經解決,彈載雷達經過脈衝壓縮和偏置拋物面天線改進,旁瓣效能和目標定位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經過三發全程遙測彈的試射,證明這些改進成本雖然低廉,但是行之有效的,三發全程短均順利飛完全程,並在末段全程成功鎖定靶船……」
「我們李總向你表示萬分的感謝,我們現在正在對飛彈進行戰鬥部丶火控丶制導系統的最後聯調,爭取儘快能夠進行陸/海發射的實彈試驗,同時正在研究將c6108的效能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提高飛彈的自主性丶可維護性和抗干擾效能……」
蘇衛華他們的固體反艦彈改進很快,原因也很顯而易見,高振東當時提供的建議和技術,都是指著最便宜丶最方便丶儘量保持原有硬體結構不動去的,就連改個天線,都是非常小心的從正置拋物面改為偏置拋物面,四捨五入等於沒改。
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貼心,對於蘇衛華他們來說,花不了太大的力氣,尤其是脈衝壓縮已經有人走在前面的前提下,更是簡單快捷就把事情給做完了。
事實證明,效果非常的顯著,他們已經成功完成三次全程遙測彈的試驗。
看著這封信,高振東心情愉快。
可以說,有了這東西,加上正在研製的相關平臺,周邊海上除了花旗佬之外,誰都不怵,就算是花旗佬,體系得當的情況下也夠喝一壺的。
不過,迫在眉睫的事情,還並不是這個,好在那個事情,高振東已經做了很多很多的準備,而且效果都在逐步顯現。
此時的大漠,也有人在忙碌著,兩彈分別成功之後,第一件要解決的事情,就是兩彈結合。
「我們經過初步計算,就算是採用國內高溫效能最好的591型高溫合金,彈頭再入時的氣動加熱,也會對彈頭造成嚴重的影響。」
一位同志向另一位彙報導。
「增加厚度怎麼樣?」
「意義不大,一是會大大增加彈頭重量,得不償失,二來,高溫合金本來就是熱的良導體,再厚也能傳進去。」
「那這樣,以591為基體,內外加上石棉絕熱層,最外層再加上石墨表層。」
「石墨的耐高溫倒是沒問題,可是會被燒掉的吧?」
「本來就是一次性的東西,燒掉就燒掉唄,大不了弄厚一點,不管怎麼說,石墨的重量總比591輕多了。」
「呵呵,我忘記這事兒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用於火箭發動機喉襯的材料應該用得上,那個材料能在高溫高壓燃氣下工作數十秒的時間,用於再入段應該是夠了。彈頭再入角度大,在熱障區停留的時間短,再入速度大,只要厚度合適,想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嗯,你仔細的算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聯絡東北碳研院,請他們為我們定製加工一批彈尖防熱材料。」
「好的,如果這樣的話,那攔在兩彈結合面前的攔路虎,可就不多了。」
幾人商定,分開各自工作。
——
雪城試驗中心,此時還是一片皚皚白雪,高振東前段時間想起來的林連偉同學,正在這裡凍得瑟瑟發抖。
和蘇衛華到海邊一樣,他們來這裡,也是為了打靶試驗,畢竟在京城試驗地對空飛彈,好像有點略顯違和,再說雪城試驗中心這邊的實驗條件和裝置,比京城那邊要好多了。
比起蘇衛華,林連偉的步子就要快一些,現在已經是可攜式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