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54(第1/3 頁)
孫承宗離開京師前, 朱由校把他召到養心殿。這次面君就不是既往他給天子講書了,而是作為地方大員離京前的奏對。
“孫卿,你此去大元島, 在新元省的民政事務上,要服從、配合南居益的調派。”
孫承宗趕緊表示自己會聽從、服從南居益的安排, 配合他完成好福建移民和新元治理。
朱由校見孫承宗的態度端正, 才略略放鬆了一點兒語氣。
“孫師,為熊廷弼與遼東官員處理不好關係的事情, 你知道先帝的為難。朕不想你去到閩南後, 與福建總兵謝隆儀好好相處, 不要給朕也出這般的難題。”
孫承宗受驚,忙對天子說:“陛下,臣會收斂脾氣的。”
朱由校點頭。
“雖政事為重,但朕亦不想孫師受委屈,更不願孫師的才能和精力浪費在維持人際關係上。這裡面的度, 就要孫師自己去把握了。”
孫承宗的脾氣比熊廷弼好不了太多, 可能就是有才華的人脾氣都大吧。但是自己在臨行前得天子這麼語重心長地與他談心,幾十歲的人, 在不到二十歲的學生面前還是有點兒臉紅。
“陛下放心, 臣會處理好政事與同僚的關係。”
“朕信你。目前新元只有你和南居益,你若是能處理好與他的關係, 以後你率軍去呂宋的時候, 少不得就有了南居益在新元做你的堅強後盾。”
朱由校慢慢說著話, 繼續點撥孫承宗。
“你也是帝師, 南居益不會明面為難你。但是常人若是受了閒氣,除了聖人,其他人就難免不在往來中帶出來。朕就是想維護你,呂宋距離京師也太遠,遇事若沒有南居益的及時出手,你可能就要先吃苦口、吃大虧,甚至誤了自己的性命、誤了政事。你可明白?”
孫承宗哪裡有什麼不明白的,天子對他說的都是為他好的肺腑之言啊。他滿面慚愧對天子行禮。
“陛下,臣一定記得陛下的勸導。不會誤了呂宋之事。”
“好。那朕就放心了。你此時去福建稍作休整,然後與當地通曉呂宋的人多諮詢。再從新元往呂宋去。對於呂宋的西洋人不必留情面。這些西洋人遇到不自己強的,就開口要求做生意。也是沒有半點公平誠意的。遇到比自己弱些的,都是殺人放火直接動手搶的,無論是糧食、礦物、船隻、人口還有土地,什麼他們都可能去搶。這就是西洋人在這個時代的海上倫理。所以,你不要抱著他們是有教養的、可以感化的觀念去看待這些強盜。
孫師明白朕的意思嗎?”
孫承宗點頭,“臣明白,呂宋的西洋人欠了漢人三萬多條性命呢。要是不能讓西洋人有漢人的性命需要以一抵十,以後西洋人還是不會小心對待漢人百姓的。”
“你明白就好。朕得到的有關呂宋的訊息是那裡氣候溫暖,稻穀可以一年三熟的。而當地的土著並沒有什麼家國的觀念的。”
孫承宗立即瞪大眼睛,“那,陛下,西北越來越冷,只能一年一熟。這樣的好地方也應該像新元一樣歸到大明啊。”
“所以,你去到呂宋後,要立穩當了,為朕守好這呂宋布政司。”
朱由校好像說今兒天氣不錯的模樣,但是呂宋布政司卻震撼了孫承宗。他明白自己這次是破格拔擢,但是要是能夠開疆拓境,也就不負身兼的兵部侍郎了。他看天子要接魏朝遞過來的堪輿圖,趕忙上前與魏朝一起將堪輿圖展開。
“孫卿,你看著堪輿圖,當明白呂宋位置的重要吧。”
孫承宗點頭。
“臣守住呂宋這裡,南思受守住新元,琉虯是大明的附屬,等張之枺把朝鮮平定了,就不虞倭寇侵擾大明的沿海了。”
這話說的天子失笑,果然是大明計程車大夫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