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平凡到非凡的轉身(第1/2 頁)
組織把邱玉玲放到這個位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了的。
棗花集團從方方面面,都能看出邱玉玲每一步的周全。
於老這邊親自和邱玉玲談了一場,“小邱,我的身體也不知道還能在這個崗位待多久,
在此之前,把你推到合適的崗位,恐怕是我最後能為組織做的一件事兒了吧……”
邱玉玲很動容,為這個老者,也為這個時代!
整個班底都是一起的,除了邱玉玲這個主任以外,還有兩名科長,都是同批次過去的發改委領導班子。
邱玉玲要做的就是加快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
積極推動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讓企業產權更加明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以棗花集團為例項,她約談了一些傳統的國有工業企業。
鼓勵他們透過股份制改革,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擴大生產規模,從而促使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佔有率不斷提高。
“可是,邱主任,你說的這些,難度並不小。”
“……”
邱玉玲一來便大刀闊斧的推翻了前面的所有。
她一方面對老牌國企強制動手,另一方面又推出了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鼓勵眾多企業上市融資。
組織上看重的就是邱玉玲這種先驅精神,並且她有深入企業基層的成功案例。
即便有些人抱著這樣那樣的目的,不甚配合,也不影響她繞過個別人,去推行並完成這種變革。
或許一開始確實有地方官員對這個女人抱有輕視,但不可否認她主張的策略十分有效。
而邱玉玲對這一切都心裡有數,她明白,按照當下的國策,即便不是她,換任何一個人來主事,鵬城的飛躍都有跡可循。
因而,她辯證的看待這種勞動果實,報告中,充分的讚揚了一些理念超前,又積極配合的基層幹部。
對於能幹的人,一再破格提拔,這個階段,鵬城的行政效率,空前的提高,人才資源也是相當的豐富。
政策支援自不必說,邱玉玲還格外引導重視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像一些高度依賴創新成果的企業,在這裡能放心的投入研發,並且能有效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這有加重了這些企業的放心。
而且,鵬城還有絕佳的吸引外地人才的能力。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這座城市以它開放包容以及良好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環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匯聚。
為科技巨頭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儲備,滿足各大中小企業擴張時期的人才需求。
儘管邱玉玲把這些功勞都歸功於每個做實事的人頭上。
但上面依然覺得是他們走對了這步棋,才使得鵬城發展如此飛速。
然而更絕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邱玉玲這種捨得為下頭人攬功勞的舉動,讓她無形中獲得了良好的人脈關係網。
她從地方走到中央部委,僅僅只用了六年的時間。
邱玉玲回來的時候,欒部長已經接替了原來於老的位置。
再度見面,他感慨頗多,“一直覺得你多思多捷,更適合外貿部的工作,
沒想到你最終選了做另外一條更難走的路,但實話實說,沒人比你更適合了……”
一陣敲門聲後,是邱玉玲的秘書,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邱副主任,下午有關於北邊棚戶區改造的會議,謝部長說由您來主持。”邱玉玲終於有了秘書,而不是早些年的聯絡員。
年輕的秘書,很有眼色,才分配到邱玉玲手底下不久,已經摸清了這位女領導的做事風格。
她深知自己跟著的這位領導不玩虛的,:()我在六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