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鐵路乃是國家命脈(第3/3 頁)
有些大概瞭解。”
“其實如果要修鐵路的話,第一條就應該從京城修到天津,後面比較要緊的鐵路那就是要修到遼東,修到江南等地。所以這次想和李將軍伱商量一下,這京城到天津城的鐵路要真的要修,怕也是需要將軍你的大力支援。畢竟現在要修建鐵路都是要虧本的,只有說用於軍事才有可能在朝廷那邊透過。”
“本來是很想問的,可是看到張詹事你坐著船回來了還這麼生龍活虎,想必應該也沒什麼事。”
“然後要是對付不沿海的蠻夷,就是要用這個鐵路和堡壘之法是吧?”
“這是?”李如松好奇接過了圖紙。
軍營不能亂入,張曉只好託人把拜帖送了進去,不過李如松很快就差人請張曉入內。
“李將軍,佛郎機人如今能夠制霸海洋,佔據諸多膏腴之地,又是壟斷了各大洲之間的海上貿易之路,一定是有所依仗的。張某家裡的變故,在南洋裡面絕不是孤例,但是要想對抗佛郎機人,就要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如此方能對症下藥。其實現在大明的佛郎機國,主要指的還是歐洲的西班牙國和葡萄牙國。如今葡萄牙國因為國王戰死,社稷斷絕,被西班牙國吞併了,但是葡萄牙國的貴族還是不服氣不甘心的。對付我家族的乃是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佔據澳門的乃是葡萄牙人,兩者還是不一樣的。接著澳門作為視窗,其實也能瞭解到不少西班牙和葡萄牙國的近況,就可以伺機而動。”
“其實這樣也好,說明了佛郎機國如今還遠遠不是什麼大患,而且現在佛郎機國也是危機四伏,只要朝廷運作得當,未必不能從這佛郎機國撕下一大塊肉來。”
“估計也是工部的火銃產量不太夠,我回京的時候,也去工部幫子茂將軍問問。不過其實火銃手最重要的也是把佇列練好,把怎麼發射的流程記熟,火銃到位慢點的話,就用別人的火銃先練發射火銃,只能是如此了。”
“張將軍,其實也可以先修堡壘,鐵路只是為了方便運輸。從古到今,邊疆防禦最難的不是和敵人作戰,而是後勤,不管是攻還是守,損耗都很大。秦始皇修築長城,大興徭役,天下之民不得安寧,不是被髮配去守邊,就是被髮配去運糧,搞得民心不穩,秦始皇剛剛去世,天下就爆發了大亂。到了漢朝武帝時期,漢武帝想著用戰爭洗刷白登之圍的恥辱,派遣衛青霍去病出徵匈奴,雖然大獲全勝,但是牛羊馬匹損失無數,各類軍資的損耗耗之大都是難以想象的。到了本朝,成祖皇帝多次出征草原,把朝廷積蓄花費了不知道多少。可是蒙古部落每次都是死灰復燃,如今還是為邊患,這又如何解法?”李如松問道。
“所以要對付草原上的敵人,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好情報的問題,還有後勤的問題,所以就目前來看,如果只是想著僥倖立下軍功是越來越難的了,蒙古人跟大明打了這麼多年交道,捕魚兒海大捷的勝利也就是那麼一次,不可能吃了這麼多虧就是停留在原地等著大明集結軍隊去征討他。但是雖然草原茫茫,其實適合遊牧的草場並不多,而且都集中在南邊。所以當年漢武帝從匈奴人那裡奪去了河套之地和祁連山之地,匈奴人就已經是損失慘重,再也難以和漢軍正面抗衡。現在蒙古外面那些部落,也就是佔的那幾個草場,只要佔據住了,要麼只能乖乖向大明稱臣,要麼就只能避居他鄉,要不然就只能冒著危險與大明開戰了,但是堡壘一旦修成,草原上蒙古人又沒有什麼像樣的工程器械,怕是根本啃不下我軍修建的堡壘。”張曉解釋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