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改變(第2/2 頁)
哦霍!完全沒有插嘴的餘地,梁瑜被村長安排得明明白白。
“走吧,瑜哥兒!還有梁家哥哥。”王長良歡呼一聲,一躍而起,飛快抓住梁瑜的手,又小聲地叫了聲梁璟。
於是,“想玩兒”的梁瑜和不想玩兒的梁璟,都跟著真正想玩兒的王長良出去了。
走出院門,王長良就像被解除了封印似的,上竄下跳,興致勃勃地向兩兄弟建議,“我們可以去摸魚,還可以去後山腳去打棗兒,還可以……”
沒聽見回答,王長良往後一瞟,兩兄弟在後面慢悠悠地走著,一點兒也不慌。
明顯,他的安利失敗了。
王長良蔫了,停下來等兩兄弟。
“長良哥,你怎麼不說了?”
“……”王長良心裡默默吐槽:你倒是回我啊!
“長良哥,你說完了嗎?”
“……”王長良想:我沒有,我沒有,我還要說!我要說什麼來著?
暫時想不到說什麼了,於是王長良無奈地點了點頭。然後,王長良看見兩兄弟同時鬆了一口氣。
他……
“長良哥,我想向你請教個事。村裡人除了種地,一般會做什麼活計啊?”
王長良一聽梁瑜要請教他,立馬開心了。聽見他的問題,心想:這問題我熟啊!好了,我又可以了!
當然,面上還是很正經地向兩兄弟普及常識:“除了種地,不那麼忙的時候,村裡有手藝的男人會做一些簡單的木工、手工,有力氣又沒其他手藝的男人會去鎮上做一些短工;繡工好的女人會繡一些帕子,一起送到鎮上的繡房去賣,繡工不好的女人會結伴去鎮上賣菜,但很久才去一次。”王長良噼裡啪啦地把他知道的都說出來了。
梁瑜邊聽,邊在腦海裡思索著他家可以做的事。
手藝沒有,但父親會認字,又有童生功名,可以開個學堂?父親生意做得好,還會打算盤,可以去鎮上做個掌櫃?
母親繡活兒好,可以繡一些帕子荷包什麼的。但是,會不會太費眼睛了?
兄長?等家裡條件好了,可以繼續讀書。即使不讀書,做其他都比做賣貨郎好!
想著上輩子走街串巷的賣貨郎,再看看眼前身子修長、芝蘭玉樹般的兄長,梁瑜更加堅定了心裡的想法—決不能再讓兄長那樣辛苦!
我可以做些什麼呢?家裡種田不實際,沒人熟練這項業務,父親身體也不允許。
士農工商。
“農”是行不通了。
“士”嗎?現在經濟還不允許,暫時保留。
“工”?沒有一門真正的手藝,這一行是做不長久的。
那就只剩“商”比較實際了。只是從商?重操舊業嗎?
盛朝規定:商戶不得科舉!
而且梁家之前開過綢緞鋪子、茶樓、銀莊、古玩店,但這些都需要大錢,現在的梁家可承擔不起!
或許可以考慮考慮上輩子看到的後幾年受歡迎的事物?
這是大事,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回去跟爹孃兄長商量商量。
這邊梁瑜心思百轉,另一邊梁璟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想著這兩日在外面打聽的訊息,梁璟思考著重操舊業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