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1/2 頁)
禹王感慨地對唐堯說:&ldo;幾百年來的帝王,對三苗用的是以暴制暴,反而禍亂不斷。如今歸了華夏國,休慼與共,萬眾一心,化戾氣為祥和,看來帝王之道也應因情而變,只有促進民富才能國安。&rdo;
這一日,禹王一行來到衡山,附近百里之內的部落頭領,都前來拜見,並陪同禹王一起遊山。唐堯讓南嶺侯用竹椅做了兩個滑竿,找了幾個強壯的山民,抬著禹王和王妃上山。
到了下午,才來到最高的祝融峰,站在峰頂,只見層巒疊嶂,茂林修竹,山坡草甸茵茵,奇珍異獸滿山,瀑布如倒掛晶簾,河流縱橫交錯。
唐堯一時忘情,順嘴吟出了記憶中的,二十一世紀描寫衡山的一首宋代的詩:&ldo;獨立江南傲碧空,盤旋飛越自從容。群峰疊翠騰入海,眾瀑翻白舞似虹。明月一輪輝宇內,清流九轉潤湘中。人生得意登高望,無限山川無限胸!&rdo;
禹王聽後,問唐堯:&ldo;你剛才的話,音律動聽,只是父王不明個中意思?&rdo;
亦玉說:&ldo;在大黑山時他也這樣說話,他說這是仙人傳授他的咒語。&rdo;
唐堯心想我能告訴你這是後代名人描寫衡山的詩嗎。對禹王笑著說:&ldo;我逗亦玉玩的,這那是什麼咒語,這只是我抒發感情和心情的一種方法,父王可以想一想,以你現在的人生境界,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大地山川河流盡收眼底,不是正應了我剛才說的最後那兩句;人生得意登高望,無限山川無限胸。&rdo;
禹王細細地品味著這兩句話,極目遠望,胸中不知不覺地升起一股浩然之氣。
☆、第一百零九章:唐興大邑送老父
禹王南巡,深深觸動禹王的不僅僅是三苗的變化,使他切實感受到得是,一個嶄新的朝政對帝王在國家中的無上地位。在黎民中由千古以來的敬畏,變成了感恩,當然這要靠這個國家有強大的保障。禹王頓悟了在這種國情下,帝王的仁政會使天下更加繁榮。
在回來的路上,禹王感慨道:&ldo;堯兒,父王現在知道你當初力推新政的良苦用心了,原來在你心中早已有這種結果。&rdo;
唐堯謙遜地對禹王道:&ldo;回父王,兒臣當時只是想像而已,至於結果如何,兒臣也實難預料,比如現在所出現的這麼好的這種狀況,也在兒臣的料想之外,當是父王深知民情,愛民如子,仁德施政的結果。&rdo;
光陰匆匆,華夏已開國七年,唐興已離開大邑十年,在一等侯的位上也幹了五年了。
這日,只見大邑布莊的管家,風塵僕僕地走進府來,對唐興施禮後說:&ldo;主人,老家主病重,整日盼你回大邑,我連趕了兩天兩夜的路,給主人送信,請主人即可回大邑,晚了老主人恐怕等不及了。&rdo;
唐興聽後,令下人安排管家吃飯歇息。快步來到唐堯府。
唐堯見唐興行色匆匆,知道必有大事發生,趕忙迎了出來,問道:&ldo;興伯因何事如此慌亂?&rdo;
唐興著急地說:&ldo;老家主病重,我必須即刻趕回大邑,晚了恐怕就見不到他老人家了。&rdo;
唐堯聽後說:&ldo;那我同你一起回去。&rdo;
對亦玉說:&ldo;你進宮稟告父王,興侯老父病危,我與他叫上虞苗趕回大邑,來不及稟告父王。&rdo;
亦玉知道,這次不宜跟著唐堯,點頭答應。
唐堯牽出黑馬,然後去了虞苗府,告訴他三人一塊回大邑。三人急匆匆出城,走到城門,正好碰到虞利,聽說了情況後,也要一起去。唐堯只好匆匆寫了奏報,讓佐領奏報禹王。四人向大邑飛馳,兩匹寶馬和兩頭猛獁象,在通往大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