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5 頁)
伎肌�
第三,幫助孩子掌握能夠控制情緒的、健康的消氣方法。
讓我們為孩子製作一個即便對其大聲喊叫也不會反抗的“消氣箱子”,可以隨意踢打的布娃娃、沙袋或是靠墊,這些都能夠幫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消除心中怒氣。另外,在孩子生氣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三次左右的深呼吸或緊閉雙眼從一數到十,以便孩子適時調整心態。這些做法可以促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依靠嘴而不是手來表達自身感情。
第四,讓孩子承擔他們能夠承受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希望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需要承擔、遵守的義務及秩序,那麼最好交付給孩子與其年齡相符的任務。比如飯前擺放碗筷,整理鞋子,將準備清洗的衣物放進洗衣筐等,這能夠令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生責任感。
第五,讓孩子明白因果必報的道理。
讓孩子自己思考一下,只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便會給其他小朋友造成怎樣的傷害。另外,要讓孩子明白因果必報的道理,犯了錯誤就必須要受到懲罰。
當孩子將憤怒加諸行動時,不要陪孩子玩,也不要去抱孩子,而當孩子抑制住憤怒,用言語來表達心情時,則要不遺餘力地予以表揚和鼓勵。
第六,一定要堅決抵制孩子的不良行為。
首先,我們最好掃除使孩子感到挫折或氣憤進而導致不良行為的因素。倘若做不到這一點,就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媽媽一定會對我的不良行為做出懲罰”。當然,這要建立在平時對孩子給予充分的體貼、關愛以及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肯定的前提下,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孩子從媽媽身上學會體貼、認同他人的方法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9期 無論什麼事都耍賴皮要求媽媽與之同做的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世勳媽媽是一位私立輔導室的教師,儘管她一直都在家中工作,但是因為要教育其他孩子,因此沒有時間照顧兒子世勳。
有天,世勳被木刀劃傷了手腕。見血越流越多,便急急忙忙趕回了家。可是,春姬卻告訴世勳自己在上課,因此無法陪伴他去醫院,她只將診費遞到了世勳手上。
雖然春姬對此感到非常抱歉,但她希望世勳能夠獨自去小區附近的醫院看病。
當世勳看完病步履蹣跚地走回家後,鄰居阿姨們均不約而同地圍了上來,詢問世勳為什麼手上纏著繃帶,傷得這麼嚴重怎麼就一個人去醫院,並紛紛感嘆“世勳真可憐……”
但是,世勳媽媽卻並未多說什麼,繼續著她的工作,只是在世勳走進家門時掃了一眼他的臉及手腕。世勳躺在床上等待媽媽下課時,不知不覺睡著了。
不要因為對孩子懷有歉意就任其撒嬌
對於上班族媽媽而言,因為工作之故無法抽身照顧病患中的孩子,最令她們感到愧疚難當。在孩子遭受病痛折磨、急需媽媽照顧時,自己卻無能為力,媽媽的心如針扎刀割一般。
這種情況下,由於媽媽對問題處理方式的不同,孩子有可能造就較強的自立性,也有可能養成較強依賴性。以世勳的情況為例,當媽媽無法照顧孩子時,對孩子說“媽媽不能陪你去醫院了,真對不起你”或“讓你一個人去醫院,真是對不起”,藉此直接表達歉意絕非明智之舉。與其如此,不如詢問孩子“你一定很疼吧”,對孩子的處境表示出理解之態,並對其解釋“媽媽現在因為需要工作,所以無法陪你去醫院,你應該能夠理解吧?”將實際情況如實加以說明。
獨自作出選擇並負起責任的習慣能夠培養孩子的自立性
第一,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你一定能夠做到”。
父母往往會小覷自己的子女,並具有希望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