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相邦有難(第1/1 頁)
早膳
贏稷小公子早早的用完,便揹著書包去學堂。
臨走前,羋月囑咐他;“好好上課,不許討亂,回來向我報備學的內容。”
羋月聽人說,兒子贏稷與贏蕩哥倆,在學堂上課,氣走了好幾個師傅。
羋月心裡擔憂,贏稷整日與贏蕩混在一起,贏蕩貪玩好動,真怕他把贏稷給教壞了。
眨眼間
贏稷已經五歲了,而羋月又懷了第二個孩子,已經四個月身孕。
下個月初二
正好是羋月嫁入秦宮的第六年,可依舊是羋八子。
羋月這個名字,還是贏駟親賜的。
六年來,她差一點封為王后,被罰過禁足,打入過冷宮,遭遇過兇險。
慶幸的是,羋月找到了自己的親弟弟。
可是誰還會記得?
除了張儀。
不知道,張儀在魏國怎麼樣了。
早朝後,甘泉宮便傳來訊息。
張儀卸任秦國相邦後出走魏國。
去了魏國沒多久,在被關進監牢,年輕的魏王要殺了張儀。
而王上是第一時間得到訊息,已經連夜派出金令箭特使,秘密出發魏國,營救張儀。
王上下了命令,無論如何,要把張儀安全就帶到秦國。
足以證明,在贏駟的心中,對於自己與張儀的舊事,不計前嫌,
對於大秦,張儀的分量舉足輕重。
然而,朝堂之上,公開討論張儀的事情。
依舊有許多朝臣,反對張儀回秦,要王上置之張儀生死不理。
贏駟霸氣的說;“凡是有功於大秦的人,遇到困難,寡人都會竭盡全力,出手相救。”
正因為如此,秦國這種大義的精神,吸引了很多山東士子。
只可惜沒有一位能出類拔萃的,趕上張儀的才智。
所以秦王贏駟,這麼多年來,才會格外倚重張儀。
那一夜,贏駟吹的曲子,幾分憂愁幾分傷感。
下午贏駟與贏疾坐在涼亭飲茶。
羋月準備了茶點送過去。
聽著贏駟與贏疾閒聊,此時才知曉。
原來為國分憂的相邦張儀,是奉了贏駟的命令,出走魏國,希望得到三晉支援,順便削弱魏國實力。
可公孫衍聽說張儀回到魏國做丞相,頂替惠相的職權。
所以連夜趕回魏國,在朝堂上,冷冷的揭穿張儀的陰謀。
滿朝譁然
就這樣張儀被押入大牢,年輕的魏王被氣壞了,差點當場殺了張儀。
所以張儀為了秦國的大業,鋌而走險。
難怪王上半夜頭疼的睡不著,連夜下命令,動用金令箭特使,要他們日夜兼程趕往魏國。
“如若救不回張儀,寡人會內疚一生的。”贏駟感慨萬千道。
“相邦吉人自有天相,王上無需太擔心,金令箭至今還沒有失手的時候。”
贏疾寬慰著贏駟,可她的表情也夾雜著一絲擔憂。
“王上,王兄,請喝茶。”為了調節氣憤,羋月讓奴婢及時沏茶,
突然間,贏疾話鋒一轉,她看著羋月說;“怎麼看不出,王妃對相邦的擔憂?”
這話問得羋月尷尬了,她淡定的說;“王兄何出此言,王上的擔憂正是羋月的擔憂。”
此話一出,贏駟暮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