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連環計(第1/2 頁)
城外酣戰,兵馬錢糧調動頻繁,生活在內城的人們也知曉了城外有戰爭發起,一些效忠於天子的忠臣趁機發難,短短時日已有數十名官員被董卓親衛誅殺或下獄。
一些董卓原以為的近臣也露出馬腳,殺來殺去殺到最後身邊可用的人越來越少,曹操親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董卓對身邊人的猜疑也越來越嚴重。
除了董卓原派系的李儒牛輔等人還能得到十足信任外,對其他人董卓都隨時翻臉。以至曹操雖更親近,卻也不敢貿然行事。
北方聯軍一鬨而散帶走大部分兵力後,虎牢關守關壓力銳減。而南方聯軍雖取得一時勝利,卻因袁術故意不發糧草補給導致孫堅被迫撤軍遭到追擊而大敗。
討董聯盟還未取得勝果便已分崩離析。
李儒早已看的通透,在最初聽聞諸侯起兵時,李儒便預測只要堅守一段時日聯軍便會自內部瓦解。利益不同甚至相悖的幾群人是不可能誠心合作的。
在擊退聯軍的時刻,李儒卻寫了一封奏摺上表,董卓看後大驚。
“遷都長安。”
董卓不解問道:“這是為何,聯軍都已被擊退,何必遷都?”
李儒細細分析道:“聯軍因利合,因利散。待相國繼續做大,聯軍遲早會再度聯合。如今公孫瓚 、孔融因外患無法出兵;馬騰與相國同為西涼一系,暫時不發難,難保日後不會心懷妒忌背後捅刀子。一旦這幾方騰出手來加入聯盟,我方無法堅守洛陽。況且我等家底都在長安,長期從長安運糧到洛陽並非上策。倉促遷都也會給他人留下攻擊機會。不如趁小勝之際悄然離去,可保全身而退再圖大事。”
“文優,此處一切由你安排。何時出發你再通知老夫就行。”
聯盟解散後,董卓越發放肆,日日夜宴行樂,一切事務全權交於李儒處理。
曹操這日正好在董府聽候差遣,不備之間聽到了李儒與董卓商議遷都以及聯軍兵敗之事,內心對李儒的分析十分佩服。
若是留一支守軍迷惑聯軍,主力趁大勝之際抽身而去,不僅大軍能夠全身而退,留待洛陽的疑兵也可以迷惑聯軍方向,拖延上不少時日消耗聯軍的後勤補給。
此招正是一舉多得之計。
回府後曹操也將此事告知韓愈,韓愈十分清楚演義中董卓軍大敗後李儒便建議遷都長安,並且將洛陽付之一炬。
“我始終覺得,董卓和李儒對我並非百般信任,或許是故意讓我聽聞這個訊息。”
“孟德兄所慮在理,但小子看來遷都之事也勢在必行。最重要的是將在何時進行遷都。”
曹操也知曉此事重要。
“讓我再去打聽打聽。你的美人計進展如何。”
韓愈讚道:“執行者無論姿色、忠心還是膽識都十分完美,也已與二賊有過照面。可惜呂布出城巡視多日未回。不過聯盟新敗,想必呂布迴歸之日不遠。”
“希望能成吧,實在不行我也只能冒死刺殺老賊了。”
此時的曹操確有一心報國之志。韓愈見狀也忍不住勸說。
“孟德兄,我倒是認為即便到不得已的情況,也不要行刺殺之舉。且不說成功率渺茫。哪怕留得有用之身在也能做更多事。”
“還要多謝賢弟關心了。我曹操忍辱至此,若一國賊都不能除,還有何用處。”
“這段時間相處,孟德兄應知曉小子略有識人之能,無論小子計謀成與敗,識人之處總未犯錯。你可知小子對你的看法為何?”
曹操這下也起了好奇心。
“確實,你小子認人是真準。不知在你看來我曹操又是何等人物?”
“治世之能臣……”
“這評語是不是太高抬為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