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李斜謀叛2(第1/2 頁)
二月十一日,下午,斜陽下的許都,雖算不上繁華,但也算是行人往來安定,沒有賊人為寇,也沒有兵馬交戰。
李斜來到荀彧府,門卒入報後,荀彧出大門迎接。
行禮客套之後,荀彧將李斜請進府裡,在廳堂跪坐好。
僕人端上茗茶,當時已經有茶,但普通人一般喝不了,像荀彧這樣的貴族當然是沒問題。
李斜喝了一口茶,還沒開口說話,荀彧就先說了:“將軍必是已知道張繡降而復叛襲擊曹公之事。”
“不錯,聽說子修戰亡,我心裡甚是悲痛。”
“是啊,我又何嘗不是。子修是個孝順又聰明之人,天若給其時間,將來必是明慧之主。”
“子修一亡,我則危矣。”李斜傷感地嘆了一聲。
荀彧奇怪地看著李斜:“將軍何以有此言?將軍會有何危?”
李斜便將兩次寫書信給曹昂之事,告訴荀彧。
荀彧不由得想了一會,又站起來踱了幾步,才停住看著李斜說道:“若真如此,將軍果真是危。我料想,曹公必說將軍勾結張繡謀叛。但曹公礙於將軍之身份,或許會言說將軍是戰死。將軍如今有何打算?”
李斜也看著荀彧道:“先生以為我該如何?”
他心裡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還是想聽一聽荀彧的意見。
荀彧又想了一會,才靠近李斜低聲說道:“逃。”
“我若就此逃走,豈不驗證了我勾結張繡謀叛之罪?”
這個問題李斜早就想到了,畢竟在當時名聲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揹負著這麼個名聲,以後到哪都不會受待見。
“也是。”荀彧又在廳堂裡踱了幾個來回:“我料曹公必讓子孝領兵來召將軍往南陽,然後……”
他看著李斜,李斜也明白他將要說的意思。
荀彧瞭解曹操的為人,也瞭解李斜的為人,所以他才會這麼大膽地和李斜說出這些話。
“只是,將軍這勾結張繡的名聲恐怕難辯,不過曹公也不會大肆宣揚。如今之計,將軍只有讓高順將軍募集勇士,預伏城外,若子孝真欲於城外殺害將軍,則讓高順將軍出救。若子孝真帶將軍至營,則將軍必於半道而逃,否則必死無疑。”
李斜知道這是目前唯一比較好的辦法了,他對荀彧說了聲:“告辭。”
他回到府裡,馬上將高順找來,對高順說了自己目前面臨的情況。
若真的是曹仁或曹洪來帶李斜走,就讓高順帶著府裡的五十名護衛暗中跟隨出城,到時曹仁要殺李斜,高順就帶人衝出相救。
李斜府裡的這五十名護衛,都是李斜此前精挑出來的,個個都是精壯之漢,後來又得高順訓練,戰力已非同一般。
李斜在豫州並沒有交結豪族之人,主要是不想讓曹操對他有過多猜忌。
他又抱了抱女兒李葵,對曹敏說道:“敏兒,若我出了什麼事,葵兒就辛苦你養育了。”
曹敏驚問:“出什麼事了?”
李斜現在還不想把曹昂戰死的訊息告訴她,曹昂和她是一母同胞,都是劉夫人所生,感情非常深厚。
“你勿問,記住我之言即可,我有負你們母女倆,以後若有幸,再補償你們了。”
他說完就走出去了,不給曹敏追問的機會。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斜在府裡靜等著曹仁或曹洪的到來。
他等來了曹仁。
二十三日,曹仁帶著三百騎兵,回到許都,直接到李斜府前。
門卒報入府內,李斜示意高順暗中做好準備,然後出府門迎接曹仁。
曹仁也不入府,站在府門外,只是說荊州南陽戰事緊急,讓李斜即刻到陣前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