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東郡太守(第2/3 頁)
卓遷天子都長安,我等討董又不得進,退又無可據之地。不直,你之前曾預感兵叛而應驗,現在是否有何預感?”
李斜想了一下,覺得總是說預感也太玄乎,不如說是自己的分析好點。
“如今我們身在東郡,東郡太守橋瑁以己有傳詔起兵之功,負眾怙亂,陵蔑同盟,忿嫉同類,常蔑視刺史劉岱,出言相輕。
斜私以為,劉岱將欲殺太守橋瑁。只是如今將軍屯兵白馬,讓劉岱有所顧忌。不如將軍使人與劉岱交好,讓劉岱無所忌,則他殺橋瑁之後,或可以將軍為東郡太守。”
“唔,你與我所想亦同,只不知當使何人去與劉公山交好。”
“將軍若信過李斜,斜願往見劉兗州。”
“我自是信你,只是你現在官職只是軍候,若讓你去則會讓劉公山以為我輕於他,我尋思還是讓元讓去為妥。”
李斜本想自己表現一番,可他倒沒想過自己的身份過於低微,讓自己去也實在是不尊重劉岱了吧。
夏侯惇現在雖然官職也只是司馬,可他畢竟是曹操的心腹之人,他足可以代表曹操了。
不過曹操也沒虧待李斜,夏侯惇去昌邑後,曹操又升李斜為軍假司馬,暫代夏侯惇領兵。
軍假司馬其實也就是副司馬。
雖然只是微升一級,但對李斜來說也是又進一步了。
夏侯惇到山陽郡昌邑見過劉岱,向他說明曹操與劉岱立場一致。
而且白波軍與黑山賊屢屢侵犯東郡,曹操願意在東郡拒討山賊。
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劉岱也是聰明人,他受橋瑁所輕蔑,已想要殺他,只是曹操突然退兵至白馬,這讓他有所顧忌。
現在曹操既然已經說明,那就先殺了橋瑁,再表曹操為東郡太守。
夏侯惇去見劉岱之時,曹操也已派人告知袁紹。
曹操現在也算是袁紹的同盟小弟,做什麼事也要跟大哥說一聲先。
袁紹對此也是非常支援,曹操如果得到東郡,對袁紹奪冀州也會幫助很大。
所以,袁紹那邊再派人跟劉岱說過之後,劉岱起兵兩萬,直往東郡濮陽。
橋瑁得知劉岱領兵來討,急忙派人向曹操和袁紹求救。
可曹操與袁紹已經與劉岱為同盟,又怎麼可能去救橋瑁。
救他的人沒有,殺他的人倒有不少,劉岱的兵馬還未圍城,濮陽城內橋瑁的部將已經將橋瑁斬首,將首級送到劉岱軍中。
在劉岱率兵抵達濮陽之時,曹操也起兵離濮陽五十里安營。
劉岱本想以王肱為東郡太守,別駕從事萬潛馬上說道:“明使君先前已與曹孟德,還有袁渤海相通。
如今若以王肱為東郡太守,只怕會引起袁曹二軍以明使君擅殺太守而起兵討伐,到時明使君豈不是得不償失了。不如表薦曹孟德為東郡太守,卻也可以得他一個人情。”
劉岱思慮之後,覺得也只能如此,便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
袁紹為了曹操能幫自己逼韓馥讓冀州,讓曹操以東武陽為郡治所。
曹操對李斜說道:“幸得有不直,使我得主東郡,這都是你的功勞。我升你為司馬,領任白馬縣長,如何?”
李斜一聽自己又升官,連忙高興地說道:“將軍如此厚愛,李斜願終生追隨將軍,萬死不辭。”
曹操沉吟了一下問道:“不直,依你之見,兗州……”
李斜知道曹操是想問他兗州是否可得。
他思索了一下,現在是初平元年,劉岱是初平三年死於黃巾之手。
“若李斜料想不錯,將軍三年之內必得兗州,將來即使河北之地……”
聽到這,曹操急忙打斷李斜的話:“本初曾與我言起欲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