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頁)
的起家部隊第八聯隊,不知這回發了什麼神經,竟然連從來最是擅長不過的逃跑也不會了。叫新十八軍主力給團團圍在了靈山城下。第八聯隊的意外被圍,讓山下中將陷入了欲救無力,欲棄又擔不起這個責任的尷尬境地。被上擠下壓得,覺著自個都成了風箱裡耗子的山下中將,直把無能到連跑路都不俐嗦的細川大佐恨到了骨子裡,只可惜,細川大佐此刻已置身於數萬中**隊的“保護”之下,山下中將一時間拿細川大佐也是無可奈何,非但無可奈何,山下中將還得經常性發那些,讓他本人都感到噁心不已的電報,去勉勵細川大佐繼續堅下去。要是這會兒細川能逃回第四師師團部的話,等待他的也只會軍法審判,而決不會獻給“英雄”的鮮花,其實客觀的說,細川大佐實在是夠冤屈的。要知道,當初攻擊靈山縣城,以分散新十八軍兵力的命令,是山下中將自己下達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若是第四師團主力潰退的沒那麼神速,雖說被幾千民團纏住了手腳,可戰力未損的第八聯隊也還是有機會撤回合浦,甚至還可能,能與山下所率部隊合擊新十八軍主力的。當然這一切山下中將都不會記到他自己頭上的,原因很簡單,打了這麼難看的一個敗仗,總要有一個替罪羊吧!恰好細川的職務不大不小擔當個“救官於水火”的角色合適的很,再加上他在以往在搶生意時,把第四師師其它聯隊長都給得罪了一個遍,沒人會替他說話,這些加起來,這個行動遲緩貽誤軍機導致全師團受挫的帽子,他細川不戴,誰戴!
與心胸狹窄,攬功推過的山下中將不同,總攬此次會戰全域性安藤中將,倒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眼見自己的部下們處處碰壁,再戰下去已是有害無益。這位深感自己有負“皇恩”的中將軍司令官,一面向東京大本營主動遞交了辭呈把全部的責任,來了個一肩挑;一面把轄下所有還能來去自如的部隊,都調回了欽(州)、防(城)、合(浦)三地,擺開了一個依城憑海(軍)背海一戰的架子。
( )
第四十四章 欽州攻防戰 (十三)
雖說,仗打到後來,今村兵團確實是沒有,在幾十萬中**隊的猛烈攻擊下,守住其原有陣地了力量。可說到底,今村均中將手上也還有三四萬戰力堅強的部隊,打是打不過了,後撤倒是能是還力所能及的。在奮起餘勇,迅速突破新一二零師奉行營急電,在小董、大寺之間倉促佈下了一道截斷南欽公路的防線後,日軍今村兵團與欽州方面派來接應了一個聯隊的兵力合兵一處,火速南下。這股日軍深恐因行動過慢,而被身後六七倍於已的中**隊追上、纏住、乃至最後解決。在南下欽州的途中,進行了無數次的輕裝,有些執行命令過激的日軍部隊,待到上氣不接下氣的跑到欽州時,全體官兵渾身上下除包襠布、步槍、和少量子彈外,什麼都丟光了。從空中看去,幾萬急著逃命的日軍,所丟棄的大到有故障的汽車、摔壞的大炮,小到鋼盔、飯盒這些鋼鐵製品,在陽光下所發出的耀眼光芒,刺得奉命偵察前線戰況的日機飛機員,兩眼直冒金星不算,甚至還出現一件因此而起的飛機墜毀事故。
今村兵團的這一倉惶南逃,南欽線上行營直接指揮的七八個軍,自然也就亦步亦趨依依不捨的向南追下來。這好幾十萬大軍若是擺開陣勢,還不怎麼顯山露水,可一旦集中起來行軍。那聲勢,那響動可就不得了了。二十多萬中**隊組成的滾滾洪流,順著南欽公路一洩而下,先不說,那萬馬奔騰、千軍爭競的壯觀場景,單是幾十萬大軍在南欽公路上行軍時揚起的灰塵,就足以遮天蔽日了。連日本人的那些向來眼高於頂的“空中武士”們。在目睹這條無頭無尾。氣勢恢宏蒼龍後,也紛紛大驚失色地給上司發去了緊急電報。這些飛行員地電報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條內容只有:“示警!鋪天蓋地的灰潮來了。”十一個字地簡短電報。
二十七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