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2/4 頁)
下,銅陵、蕪湖、當塗一一落入宋師之手,幾乎是已經來到鑄見山山下了。那探子還回報一個奇怪的訊息,那就是宋軍在石牌口聚舟架橋,架完之後突然又拆掉,不知在搞什麼鬼。湯廣成除了下令再探,也無計可施。
過沒幾天,探子又急急來報:“宋師在採石磯架起跨江浮橋,大將曹彬與潘美兩軍已經過江在採石磯會師,大軍前進白鷺洲,南唐水軍鄭彥華、步兵杜真雙雙敗陣,如今恐怕已經到秦淮河邊了。”湯廣成大驚,他知唐軍官驕兵惰,武備鬆弛,卻萬萬沒想到會到如此不堪一擊的地步。湯光亭聽了,只想馬上下山助陣,趁勢衝殺。湯廣成阻止道:“我們既已受宋國軍令,未得命令而動,那可是要受軍法審判的。”湯光亭怏怏不樂。
便在此湯光亭大傷腦筋之際,順著長江而下,遠在百里之外的金陵城裡,已改為軍機處的澄心堂上,也有一個人正自焦頭爛額,一個三十九歲正當盛年的中年男子,坐在案頭前,兩鬢昨夜之間,又多出了幾莖白髮。那人便是國主李煜。他這日接到常州情報,知道吳越竟附和趙宋,趁隙由東來攻,他又氣又怒,立刻援筆修書吳越王錢俶:“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一但宋天子易地賞功酬勳,王也不過是個大梁布衣罷了!”書成,遣使快馬疾送。一個月之後,吳越王錢俶以攻下常州、潤州作為回應,並將來書輾轉遞送給宋天子趙匡胤。
李煜憤恨莫名,但是他又能如何?當年趙匡胤攻打南漢,南漢主劉鋹也曾致書向他求援,但是當時自己也如現今的錢俶一樣,不但置之不理,相同的,也將書信送交給趙匡胤。
李煜這時又想起了同年盧絳所言,不過現在是後悔也來不及了。那時盧絳還是沿江巡檢,見宋軍滅了南漢,聲勢大振,特別向李煜提出了滅吳越而抗衡中原的政策。在他認為,吳越是南唐的宿仇,彼此都是心腹之患,將來大戰爆發,吳越必會落井下石。到時腹背受敵,很難應付。以他長久以來在海門與吳越軍多次交戰的經驗,要攻取吳越並不難,如今宋師才滅南漢,如出其不意,偷襲吳越,最是上策。
李煜那時尚怕宋師會藉此口實向南唐進兵。盧絳更提議道:“可以偽稱宣、歙二地謀反,我們以平亂為由,出兵追擊,再賄賂吳越,請求援兵。待吳越援師一到,忽然反戈相向,則吳越舉手之間可滅。吳越既滅,我國國威大盛,就是趙匡胤也不敢輕舉妄動哩!”計劃與林仁肇如出一轍,只是林仁肇膽子更大,他的目標直接便是宋國,以圖一勞永逸。只可惜李煜進不敢與趙匡胤逐鹿中原,退又不敢滅吳越壯大自己,如今這些忠勇愛國之士的預言一一實現,李煜又惱又悔:“一切都太遲了!”
若說這是報應嘛,卻又並非全然如此,當時李煜見南漢被滅,早就有打算自己也終將步上後塵,只是在他的心裡,總有那麼一絲痴心妄想,妄想宋主趙匡胤會因為他一向俯首稱臣,以小事大,如子事父,而放他一馬,讓他苟安江南。這樣的妄想一直到宋軍越過長江,才終於破滅。
他原本所憑仗的長江天險,被一座前所未見的跨江浮橋輕易破解,為今之計,只有想辦法將宋軍擋在秦淮河岸外,然後詔令江南各地軍旅,北上勤王。
李煜令人招來“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命他緊急募民為兵。沒想到皇甫繼勳竟然說道:“昨天半夜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兼之雷電交加,冰雹如大雨滂沱而下,樹摧柱折,營帳軍旗,無一倖免。依臣之見,此乃天象示意,不如順應天意,讓人速修降書。”李煜勃然變色,斥道:“此事休要再提!他日宋軍倘若兵臨城下,孤當親督士卒,背水一戰,以存社稷。假若金陵終究不保,那孤便在這殿上引火自焚,做鬼也要做唐國之鬼!”皇甫繼勳怏怏而退,心道:“你此刻才想發憤圖強,未嫌太晚了吧?”
李煜斥退皇甫繼勳,想他經過這一番教訓,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