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韋粲:以身殉國(第3/3 頁)
耽擱,帶領士兵連夜安營紮寨。
雖然正值過年,但侯景並沒有放鬆警惕,畢竟打仗打得就是出其不意,節假日反倒是敵人可能偷偷搞事情的好機會,當年高歡打爾朱兆就是趁著春節偷襲成功的。於是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侯景就登上禪靈寺的門樓,觀察官軍這邊的情況。
禪靈寺位於運瀆跟秦淮河交匯點的西北側,本來是齊武帝蕭賾修的一座尼姑庵,用來安置出家的嬪妃宮女。這座寺廟的特點是門樓非常高,很適合觀察敵情和指揮戰鬥。
這時候大霧已經散去,視野非常開闊,侯景一抬眼就發現青塘那裡有動靜,很多梁軍正在熱火朝天地挖坑削木頭,明顯是在修建防禦工事,而且眼看就要完工了。
這下把侯景嚇得不輕,他非常清楚青塘的重要性,如果等官軍把工事修完,自己這邊就被動了。他一刻都沒敢耽誤,親自帶領一隊精銳騎兵衝過秦淮河,直撲韋粲的營地。
秦淮河上有很多浮橋,拆修都非常方便,所以侯景過河的速度非常快。等他殺到韋粲大營前面的時候,營地的防禦工事還沒有完成合龍,門前有一大塊空當。
此時梁軍士卒都在搶時間幹活,倉促之間來不及穿戴盔甲應戰,都有點兒慌神。韋粲此時還是很冷靜,他見形勢危急,當即派部將鄧逸帶領警衛部隊在大營門口阻擊叛軍,給其他人爭取時間,同時命令過來幫忙的劉叔胤帶領水軍繞到叛軍的後方,截斷對方的退路
應該說這個作戰計劃還比較合理,侯景看到退路被斷,必然會有顧慮,即使不撤退也肯定不敢全力進攻,而梁軍這邊有人數優勢,只要堅持到援軍過來,就肯定贏了。
但韋粲千算萬算,就是沒想到那個劉叔胤是個怕死鬼。劉叔胤見叛軍個個青衣鐵甲面目猙獰,還沒交手就被嚇個半死,躲在一邊畏畏縮縮不敢進軍。
劉叔胤不出兵牽制,壓力就全堆在了鄧逸這裡。叛軍精銳的戰鬥力相當可觀,又是侯景親自指揮,鄧逸哪裡抵擋得住,很快就被擊潰,叛軍順勢殺進了大營。
韋粲此時還坐在營中指揮,眼見著大批士兵丟盔卸甲往回跑,他也清楚發生了什麼事。韋粲心裡不禁湧起一陣愧疚,柳仲禮如此信任自己,自己還是把任務給搞砸了。
幾個侍衛打算保護韋粲撤退,但被韋粲言辭拒絕。事已至此,逃跑只會更加辱沒韋氏一門的名聲。韋粲把心一橫,依舊端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指揮部下拼死抵抗。
這一幕其實跟二十年前韋粲父親韋放的經歷極其相似。當時韋放在渦陽前線突遇北魏大軍,手下只有二百來人。面對必死的局面,大家都勸韋放趕緊撤退,沒想到韋放不僅不退,反倒脫盔下馬,坐在胡床(馬紮)上指揮戰鬥,部下們受其鼓舞,紛紛殊死戰鬥,最後硬是把北魏部隊給擊退了。
父輩的精神此時又傳到了韋粲身上,他已經下定決心,寧死也不會臨陣退縮,就算戰死陣前,至少還能為柳仲禮爭取一點時間。
此時官軍士兵基本上都跑光了,願意留下來跟韋粲一起血戰到底的基本都是韋家子弟,包括韋粲的三個親弟弟韋助、韋警、韋構,堂弟韋昂,以及他的兒子韋尼。
一番血戰之後,奇蹟最終沒有出現,包括韋粲在內的所有參與戰鬥的韋家子弟,以及數百名家丁部曲全部壯烈犧牲,鮮血染透了青塘的土地。
韋粲之死對南梁部隊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次勤王行動的成敗。這不是因為韋粲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是目前南朝唯一一個有能力,而且又有意願團結各路勢力,推動統一行動的核心人物。他戰死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各路勢力之間的分歧和裂痕開始逐漸顯現和擴大,最終不可收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