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宋奸臣排行榜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學冤案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學冤案(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重生大明1635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帶著遊戲角色來凹凸世界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顯微鏡下的太平鎮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讓你去挖礦,你卻成了夜之城的王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異界之婉婉復仇記萌學園的保命日常穿越後只想養活嬌妻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

進入十二月後,秋天便早早結束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汴河上西北風強勁,人們早早地穿上了冬衣,東京城的街頭變得臃腫起來,連隨處可見的牛車也掛上了厚厚的簾子,為車內乘客遮擋寒風。

在新首相產生後,大宋的朝廷局勢似乎一下子平靜了,張辰手中也暫時沒有出現什麼大案,都是一些御史臺單獨審理的小案子,一般三五日便可以結案。

這天下午,張辰正在官房內處理公務,外面忽然傳來了咚咚的擊鼓聲,其實張辰幾乎每日都聽到擊鼓聲,早已習以為常,絕大部分是隔壁開封府的擊鼓告狀,不過今日這陣鼓聲似乎有點近,不像是開封府傳來,倒像是御史臺的登聞鼓。

這時,茶童遠哥兒一陣風似的跑了進來,急聲道:“你們快看外面,好熱鬧!”

眾人紛紛站起身,這時,張辰也聽見了外面傳來一陣陣吶喊聲,他心中奇怪,便起身來到窗前,紀達等人也走了進來,向外面望去。

張辰的官房在三樓,可以看見御史臺大門處的情形,外面的情形確實嚇了眾人一跳,只見外面街上烏壓壓的全是人頭,不知來了多少人,臺階上是千餘名太學生,他們舉著一幅用血寫成的巨大“冤”字,高呼口號,幾名太學生正在奮力敲打登聞鼓,聲勢浩大。

張辰這是第一回領教太學生的威力,不過他也從臺院同僚的口中聽聞,上一回文人士子在東京城街頭的大規模遊行,還是在仁宗朝慶曆四年。

彼時范仲淹推行新政,考慮到大宋中央只有國子監授學,且學生名額甚少,並只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於是始以東京錫慶院興辦新學,也便是如今的太學,從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平民的優秀子弟中招收,並且膳食月錢皆由太學養俸,條件與待遇竟然超過了原來的國子監。

這麼一來自然動搖了國子監生“天之驕子”的地位,在利益與政治種種複雜因素交錯下,數百國子監生上街遊行,抗議朝廷厚此薄彼。

不僅是國子監,這幫學生同時聯動了京兆、河南、大名、應天其餘四京中國子監出身的文人一起上街遊行示威,逼得朝廷不得不改革太學,最終的解決方案便是讓太學名義上隸屬於國子監,並劃分內舍與外舍,分別招收高官子弟與平民子弟,太學只負責內舍每月的錢米供應。

自此,范仲淹創設新學,倡導教育公平化的心願終究成了幻影,而有了內外舍之分的太學與國子監其實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這便是赤裸裸的社會現實。

這時,新任主簿趙度走進房門道:“張御史在嗎?”

新任御史中丞王陶掌控御史臺後,火速進行了大換血,換掉四名侍御史和九名監察御史,三院主簿也全部換人,趙度便接替了前任主簿朱淪的職務。

張辰審理陳景元遇刺案有功,也得到了嘉獎,他提請破格任命紀達為主事的申請得到了審官院的正式批准,紀達被任命為從九品主事,終於重新踏入了官場。

“趙主簿有什麼事?”

“王中丞請張御史下去一趟,在一樓大門處。”

張辰點點頭,便離開官房快步向一樓走去,只見一樓大門處站滿了御史臺的官員,為首之人便是新任御史中丞王陶。

今日外面忽然來了千餘名太學生和上萬看熱鬧的民眾,自然也驚動了御史臺的主官王陶,他一時間不知該怎麼辦?便將幾名侍御史召集起來商議。

“王中丞不必擔心,這應該是太學生前來鳴冤告狀,或者是彈劾某個人,我覺得聽聽無妨!”

說話的是侍御史彭思永,他年約四十餘歲,御史臺中他的資格最老,在六名侍御史中排名第一,負責興舉百官,負責審問的張辰則排名第四。

王陶滿臉憂慮地看了一眼外面,見外面太學生群情激昂,他搖頭嘆道:“我就怕大門一開

目錄
小*******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