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4 頁)
李易書道:&ldo;幸好蔣大叔家住的是黃泥屋子,屋頂用稻糙鋪的,沒有柱子大梁什麼的。否則所有人都要被壓在下面。&rdo;
蔣大叔一家是逃荒到村子裡面的,是滿金嬸那邊的親戚,沒有錢建房子,只能藉助在滿金嬸家的老房子裡。那房子年頭久了,又是最差的茅糙屋,如今風一大,自然就倒了。
李周樂想了想,回家裝了一些糧食前往祠堂。
祠堂是整個李氏家族的祠堂,村子裡面雖然有幾戶外姓人家,但大多都是姓李的。李家祠堂也很久沒有休憩了,但因為是磚瓦建造的,質量上面比茅糙屋強了好幾籌,不用擔心被吹倒。
第二十六章 幫人
雖然房子沒有倒塌的,但祠堂裡面空曠陰森,比起住家裡的溫度要冷了許多。蔣家人在村民的幫助下把家裡面尚且完好的零碎的物品和糧食搬到祠堂,但衣服和糙編的褥子根本擋不住從四面吹來的寒風。蔣家的老麼被凍得瑟瑟發抖,再加上一個傷了腿的蔣大丫……村民們嘆氣,這兩個孩子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蔣家人也有這種想法,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絕望的悲哀。
&ldo;……&rdo;李周樂想到家中放的那件大棉襖,因為太長,李家和溫家沒有人適合穿,李周樂將棉大衣改成了被子,裁剪下來的兩條袖子做成了一件棉背心,原本給給李易書準備的。蔣家老麼比李易書小兩歲,個字也小了很多,棉背心雖然大了兩號,但也足夠保暖。
&ldo;蔣大叔,我家裡還有一床被子和一件棉背心,我讓易書給你們送過來。&rdo;
蔣大叔和將大神聽得眼睛發亮了,將大嬸抹著眼淚道:&ldo;二丫啊,太謝謝你了。要不,我家大丫和老麼可能就熬不過這個冬天了……&rdo;
蔣大叔雖然開心家人不用凍著了,但擔心地問道:&ldo;你把被子給了我們,那你和易書呢?會不會被凍著啊?&rdo;
李周樂微笑著搖了搖頭:&ldo;你看我和易書身上穿的衣服,這麼厚這麼大,當被子蓋都可以,怎麼會凍著?&rdo;
村民們早就看到了兩家人穿著厚棉衣,羨慕之下也很好奇:溫家三兄弟穿的料子是布的,大家能認出來,李家當了傳家寶後有了餘錢,給未來夫家三兄弟製作棉衣很正常。不過李家兄妹那棉衣是什麼料子做的?怎麼從來沒有看到過?
有心直口快的村民大嬸就問了出來。
李周樂笑著將想好的說辭說了出來:&ldo;這個料子是我家大哥託人送回來的,說是能夠保暖,但具體什麼料子,我們也不知道。&rdo;
村民一聽全都圍了上來:&ldo;你大哥送信回來了?他說什麼了嗎?有沒有提什麼時候回來?有沒有提到我家四海?&rdo;
&ldo;有沒有提到我家剛子?&rdo;
&ldo;有沒有我家小三的資訊?&rdo;
&ldo;有沒有我家木頭的訊息?&rdo;
&ldo;有沒有……&rdo;
&ldo;……&rdo;
李周樂耳邊嗡嗡聲不斷,讓她後悔用了自家大哥當藉口。
&ldo;大家靜一靜。&rdo;李周樂提高了嗓音。
村民們停住聲,紛紛用期待的目光盯著李周樂。
李周樂亞歷山大,只能編了個理由道:&ldo;大哥只讓人送了一些東西過來,還留下一句話,大家都安好。其他的就沒有多說了。&rdo;
村民們聞言非常失望,但聽得眾人安好四個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