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5 頁)
多年前,他還是懵懵懂懂的少年時候,他的導師曾經說過一些話。
“有一種人,對金屬有著一種天生的直覺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能夠為金屬傾注靈魂,就像上帝造人一樣,為金屬誕生新的生命,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大師……”
導師還說過,正是這種人改變了人類的歷史,人類這上千年的發展中,曾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其中不乏有高階智慧生命曾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但是,最終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科學家透過無數次的計算機生命模擬演繹,證明人類應該是浩瀚宇宙中智商最高的生物,所以,哪怕是人類有犧牲,也是暫時的,在機械文明爆炸的大時代,光靠肢體的發達是不可能戰勝人類的。
廣袤荒涼的星球世界被人類變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不計其數的荒涼星球被改造成以地球自然環境為標準的殖民星,適合人類居住的工程是浩瀚巨大的,據歷史記載,在數百年前,地球的宇宙飛船船塢幾乎每天都有探險飛船啟航,到了一百多年前,宇宙開拓達到了高潮,古地球人類國家在宇宙已經有了不計其數的殖民星球,透過這些星球作為跳板,人類真正的拉開了宇宙大時代的帷幕,據說,在巔峰時刻,一些國家和組織每年派往浩瀚宇宙探索的飛船高達數萬艘。
根據史冊記載,人類生活改變都源於一些非常特別的科學家,人類機械文明史上從最初的名叫紐克曼的蘇格蘭鐵匠到俄國的莫查伊斯基製造出第一架機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飛機,留下了一連串光輝的足跡,資料顯示,大部人並沒有受過什麼高水平的教育,他們憑藉著對機械超乎尋常的熱愛和與生俱來的神奇魔力,能夠讓一些冰冷的金屬煥發全新的生命……
人類探索星際的腳步是一百多年異形出現之後停止,人類雖然遭到了星際遷徙後最沉重的打擊,但是,人類依然用機械文明戰勝了強大的異形,也可以說,是那些對機械有著一種狂熱的人類戰勝了異形,讓人類獲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也正是這麼一個大環境之下,人們對一些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科學家傾注著從未曾有個希望。
而這種傾注,讓汪逸夫這種級別的大師倍感壓力,他們這些頂尖級的科技人才幾乎承擔著全人類的安全和未來。
汪逸夫很清楚,自己是大師,但不足以為金屬賦予生命,這是他致命的缺陷,使得他在自己的領域停滯不前。
如果程老知道了汪逸夫的想法,必定會深以為然,無論是金屬機械還是木質雕刻,都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而藝術,只有為其傾注靈魂,才能夠讓其綻放生命之花,達到最高境界……
相對來說,卡索就要比程老幸福得多,他在放棄地下實驗室的時候,把研究一生的成果轉為殺人藝術傾注在了劉飛身上,開始慢慢綻放出異彩。
……
“汪大師,早上好。”
一個學生的聲音打破了實驗室劉飛那協調的動作,同樣,把心馳神往的汪逸夫也驚醒了過來。
汪逸夫忍不住擦了擦眼睛,這個時候,清潔工已經完成了工作,蹲坐在一臺巨大的機器後面假寐。
難道自己剛才是看花眼了?
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汪逸夫搖了搖頭,暗自嘆息了一聲,自己長期憂心卓爾星域在機甲領域的發展,居然到了隨隨便便看到一個清潔工都產生幻覺。
比爾,伍源,王一舟,蕭風雲,舒柔、曹邁、施密特一群攻克小組的成員在上課之前陸陸續續的趕到了實驗室,因為劉飛坐在一臺巨大的機器背後,沒有人發現劉飛的存在。
一開始,汪逸夫很關注那個清潔工,可惜,讓他失望的是,那個清潔工對他講課沒有什麼興趣,似乎也不想與一群學生見面,至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