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回家過年(第1/2 頁)
為這次的資訊保安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來破譯對方的加密訊息張偉平從沒放棄過。
因為無論是函式還是演算法,都有無數種變化,如果是單純的靠人工來進行破譯計算,這是遠遠不夠的。
資訊這種東西,首要的就是實時性。
特別是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及時破譯出加密訊息,那就沒多少價值了。
因為即便是後面破譯出來了,人家的活動和資訊傳遞早就完了。
但對一個未知的數學規律進行建立數學模型,可沒那麼容易。
想要建模,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建模目的,蒐集必需的各種資訊,儘量弄清物件的特徵。
而後再根據物件的特徵和建模目的,對問題進行必要的、合理的簡化,用精確的語言作出假設。
再根據所作的假設分析物件的因果關係,利用物件的內在規律和適當的數學工具,構造各個量間的等式關係或其它數學結構。
平常為一個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都挺難的,更別提第一區那邊特意設計出來的加密手段了。
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料和資料。
而且正如剛剛的同事所說,培養一批資訊保安方面的數學家是一個大國必備的。
二十一世紀,早已經進入了資訊化時代了,各種演算法和加密程式對於資訊保安的重要性母庸置疑。
“不過將這些由加密訊息中解析出來的函式和演算法題目放到數競國集、建模比賽這些集訓中去的話,會影響集訓效果的。”
想到這,張偉平微微皺起了眉頭。
無論是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還是建模比賽,學生參加這些競賽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在這些世界性的競賽上拿到一個好名次,從而能有機會進入更高的平臺學習。
他不能為了資訊破譯這事而去耽誤這些學生的前程。
“看來這個辦法行不通了。”
張偉平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想法暫時放下,準備收拾一下資料離去。
身邊一名數學教授看到他呆愣了半天,好奇的詢問了怎麼了。
張偉平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這名數學教授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道。
“害,我還以為是什麼事情呢,你將國集和建模競賽的培訓時間延長一段時間不就行了。”
張偉平愣了一下,勐的拍了一下手:“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這辦法完全可行啊。”
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的集訓時間一般來說都在每年的三月份。
由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集訓時間為十五天,也就是半個月。
半個月的時間,進行兩次篩選,將原來的六十名集訓種子變成六名國隊,然後再集訓這六名種子去參加imo比賽。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不會耽誤其他學生進行參加高考。
因為除了國整合員集訓外,每年的國集和兩大頂尖高校的金秋營一樣,其實是可以自主報名付費參加的。
報名條件設定在每年數競國決的國二,且需要交納一定的國集培訓費用。
畢竟吃住都由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集中操辦,還是需要錢財的。
雖說要付費,但這對於那些沒能進入國集的競賽生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
如果他們在國集的訓練與考試中拿到了優異的成績,也有可能會被頂尖的大學看上並錄取,並且還能高考加分。
這對於某些專心投身於競賽,但考試失利的同學來說算是所謂的復活賽了。
至於六十名集訓種子,是不用交納費用的,由數學會出了。
所以延長一段時間的國集訓練時間的確是個可行的辦法。
不過得考慮和計算好需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