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岳家人應該做的事!(第1/3 頁)
“天威,孝文,這樣的字眼,在古代,很少用在活人的身上。”
“比如北魏孝文帝,要是誰敢在孝文帝活著的時候這麼叫他,估計那人得被誅九族。”
“孝這個字,更多是用於諡號,也就是在人死後,才追加的封號。”
孫正繼續解釋道。
他話音剛落,憶興又有了新的發現:“孫老師,你說得沒錯,這真是追封的稱號!”
“天威將軍名叫嶽威,字子勇。孝文將軍名叫嶽文,字子云。”
“憶興哥哥,你怎麼知道的?這兩位將軍,也是我們岳家的人嗎?”
小可聞言,率先跑了過去。
“當然了!他們都是岳家的先輩!”
說罷,憶興揮了揮手中的信紙。
孫正嚇了一跳,連忙阻止:“憶興,別亂動,小心弄壞了!這些古物都是很脆弱的!”
“抱歉……”
憶興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而後恭敬的將信紙遞給了孫正。
孫正從憶興手中接過信紙,研讀了片刻,恍然道:“原來如此,是白蓮教!”
“白蓮教?怎麼聽起來像邪門歪道似的。”
“是不是有一種天鷹教,明教這種感覺?”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難道岳家後人墜入了邪門歪道,才逐漸沒落了?”
在場的工作人員,立刻議論起來。
岳家作為忠烈,後世的存在感卻越來越弱,不免讓人心生遐想。
“你們的想法,並沒有錯。白蓮教最初就是邪門歪道,它起源於唐宋,遭到統治者的打壓,頭領也被流放。”
“但是,到了元朝,白蓮教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可,開始廣泛傳播。”
“嶽威和嶽文,是在元朝末期加入白蓮教的,而他們的目的,可不是信教!”
“他們的目的,是參加起義軍,擊垮元朝的統治!”
“這封書信,是起義軍的首領劉福通寫給嶽威嶽文父親的悼文,也是感謝信。”
“信裡寫了什麼?”聽到這裡,眾人對信裡的內容更加好奇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岳家的子弟居然還加入了元末的農民起義!
“信裡寫道,劉福通和大首領韓山童聚集教眾,準備起義時,遭到元軍圍捕。”
“韓山童不幸被元軍逮捕,劉福通本也難逃厄運。”
“這時卻有兩名小將拍馬趕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竟生生給劉福通殺出一條生路來!”
“但身後元軍緊追不捨,劉福通的麾下,難以與元軍抗衡,損失慘重。”
“此刻,又是這兩名小將站了出來,以兩人之力,擋住了八百追兵!”
“劉福通逃離兩裡地後,才聽到後方傳來兩聲怒吼。”
“將軍珍重,嶽子勇先行一步!”
“嶽子云絕不辱沒岳家之名!”
……
那是嶽威和嶽文在臨死之時,爆發出的最後遺言。
此時,他們倆不過剛剛從深山裡走出,不到半年。
加入起義軍,更是不到一週的時間!
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與元軍的正式作戰中,就雙雙殞命。
後世,更是不可能留下他們的英名。
唯有兩面旗幟,代替他們的屍體,被送回到了這間祖屋裡。
“他們怎麼這麼傻啊!以他們的實力,只要活下來,說不定可以名垂青史。”
“對啊,連小可都能將銀錘舞得虎虎生風,身手了得,岳家先輩怎麼可能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好像有點理解這句話了。”
“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