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遊車河覽美食(上了女頻強推,三千字)(第2/3 頁)
挽簾子?”
真是說到了姚歡的心坎裡!
都穿過來快半個月了,她還沒好好看過開封的街景呢。
這可是北宋的都城啊!
這個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現代的拂曉時刻”,是與唐代完全不同的商品經濟發達的市民社會。後世的人們要在《清明上河圖》的真跡裡領略汴京城的風情,排幾個小時的隊都是運氣的,看看也只能十來分鐘。而她姚歡,此刻正如此真實地、近距離地欣賞著活的京都畫卷。
榮嫲嫲很有分寸地拉開一點點的紗簾,姚歡隨即目不轉睛地盯著窗外流動的風景。
她讀過《東京夢華錄》等史料,知道開封城雖然不像大唐長安城那樣規整如棋盤菜畦,但也沿襲了歷代都城“北皇宮、南居民區”的大致格局。
在她的閱讀記憶中,都城從中心向外巢狀,分別是宮城、內城和外城。宣德門、東華門、西華門,都是拱衛宮城的城門。朱雀門是內城的南大門。南薰門則是外城的南大門。
若站在宮城的宣德樓上,往南可以俯瞰到《清明上河圖》中那條著名的汴河,自西向東南,穿過開封的西外城、內城、東外城,再流經外城東南角的數個穀倉和物資集散地,繼續向東奔騰而去。
汴河也是穿過御街的。御街是從宮城宣德門直通南薰門的一條大路,寬度有二百多步,畢竟要經常容納龐大煊赫的儀仗隊行進而過。
御街的兩邊建有長廊,允許老百姓佔個地方做買賣,你只要別腦子進水,做著做著就把地攤擺到御街上去,那麼無論是城管還是禁軍,都不會來找你麻煩。
只是,這般寬鬆的空氣到幾十年後的徽宗政和年間,便煙消雲散了。御廊被漆成黑色的木杈擋住,廊內挖溝引水,種了荷花,溝邊還有桃李杏花等樹木,春夏時節倒是比過去好看許多,但百姓們再也不能在御廊中行走,更不能利用御街兩邊的好市口做買賣了。
姚歡那日被救回姨母家時,在章老帥侍衛僱的驢車裡,大致感到姨母家裡汴河不太遠。今日,曾府馬車走得也不甚急,但很快就拐上一條熱鬧的大路。
再行得一陣,姚歡又聽聞街邊有食肆的夥計粗鄙的吆喝:“梅花包子嘞,東大街獨一家的梅花包子,來東大街不帶娘子吃梅花包子,夜裡頭鑽不得娘子的被窩咧”。
姚歡看看太陽的方向,又未見馬車穿越城門,於是估摸出了姨母家的位置,應是在內城東南角的一段汴河附近。若放到後世的北上廣,怎麼著也算是中心城區內了。看來,姨母私房家底還是有些的,不然怎賃得起一所獨門獨戶的小院兒。
她正思量間,忽地眼前一亮,街邊接連出現好幾座二層以上的豪華酒樓。酒樓門口都扎著彩帛飄飄的迎賓門洞,透過門洞,依稀可見裡頭格局各有不同。
有的是直接看到桌椅琳琅、花柱林立的大堂,氣派不凡。有的則是窄幽幽一條青石路,兩邊或擺放蓮缸,或種植青竹,須行得一小段石子路,方能進到坐下吃飯的地方。
二樓三樓的格局亦有所差別,有的明顯是包間,有的則仍然是大開間,無非視野更佳。更有特別財大氣粗的店家,二樓臨街的乃是個露臺,上有篷子,晴天還是落雨都不影響說書唱戲。此刻約已有藝人的身影忽隱忽現,大約在臺上為午市做準備。
雖是露臺,但若沒錢進到此等大酒樓二樓點菜的,想在樓下街邊白蹭著看,也只能看到藝人們的後腦勺。
然而,車又行得一陣快靠近最中心的御街時,食肆反倒接地氣、平民化起來,低矮的蒼蠅館子不少見,路邊攤更是多如牛毛。
姚歡不錯眼珠地盯著,憑藉對於外觀的猜測,攤頭上賣的五花八門的吃食,有羊頭、兔子(或者類似的小型哺乳動物)、大塊滷煮的牛百葉、螃蟹蛤蜊、糕團餜子、雪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