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更何況有三歲就會背論語的底子在他也不用掩飾那麼多,就算表現的聰明一點也沒關係,他是神童嘛。
而他想表現也是想要加重他們父子在李公的分量。
這年頭不是誰都能被稱之為公的,這位李公搞不好就有爵位,還姓李,說不定就是皇親國戚,還有錢‐‐沒錢哪能招兵呢?
萬一這是條金大腿,不說抱不抱大腿,至少要先給人留個好印象。
李公笑了笑:&ldo;那你來。&rdo;
駱時行看向他爹,他爹一臉無奈,但到底縱容兒子:&ldo;念錯一個字就去寫十遍。&rdo;
駱時行嘿嘿笑了笑,他爹還是心疼他的,要知道當年上學都是罰抄五十、一百遍的!
駱時行小心翼翼展開捲軸清了清嗓子,念道:&ldo;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rdo;
等等,這個開頭怎麼這麼眼熟?
這不是《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嗎?
駱時行的笑容緩緩消失:這個上司……可要不起啊。
作者有話要說:
ps:唐朝的時候對於父親的稱呼有阿耶和哥哥,為了順應現在的語境不讓大家出戲就給改啦。
第2章
駱時行的腦子有點亂,他對這篇檄書還是很熟悉的,畢竟當年背過。
莫問,問就是全篇背誦。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爹居然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駱賓王!
而他眼前這位則應該是徐敬業了。
至於為什麼喊他李公,駱時行也剛剛反應過來:徐敬業是李勣的孫子,李勣原名徐世勣,後來因功賜姓李,那他孫子自然也要姓李的,後世喊他徐敬業是因為他謀反被武后剝奪了賜姓和爵位啊!
難為駱時行腦袋裡亂七八糟還將整篇檄書都念了下來,不,應該說他是背了下來。
也正因為這樣他忽略了背的過程中駱藝文,或者說駱賓王忽然十分驚異的:&ldo;咦?&rdo;了一聲。
不過駱賓王並沒有打斷兒子,而是讓他繼續。
等駱時行自己背完了然後被李公李敬業給喚回了魂。
李敬業一拍案幾:&ldo;好好好!不愧是算博士,此檄書凝實幹練,又有對先王之懷念,大善!&rdo;
別的不說,這封檄書一出,李敬業就知道他贏了一半了。
駱賓王看了一眼雙目放空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兒子,略一猶豫這才笑道:&ldo;此檄書有猞猁猻一半功勞。&rdo;
駱時行聽到自己的小字回過神來,十分茫然地看了一眼駱賓王:跟他有什麼關係?
李敬業也有些奇怪,駱賓王從駱時行手裡抽出捲軸遞給李敬業說道:&ldo;李公一看便知。&rdo;
李敬業低頭一看,頓時有些奇怪:&ldo;這……跟之前猞猁猻所念有所不同。&rdo;
他倒不是過耳不是過耳不忘,而是這篇檄書很多語句十分精彩,聽一遍就能記得的那種,所以他多少有些印象。
駱賓王含笑看著小兒子說道:&ldo;猞猁猻幫我改了。&rdo;
駱時行這時候才意識到了什麼,心裡不由得臥槽了一聲,卻又百口莫辯,他總不能說這些其實都是駱賓王自己寫的,他只不過是提前知道了而已,這比他改了駱賓王的檄書還驚悚好嗎?
李敬業對駱時行重新燃起了興趣,好奇問道:&ldo;你還記得剛剛念過的語句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