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103(第1/3 頁)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現大量使用者無法開啟網頁訪問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首字母+點)找到回家的路!
抬頭的一瞬,她在腦袋裡順了一遍事情的經過。
這劫人的事看似風風火火一氣呵成,實則卻很不易,並不是陸時卿隨便哪個阿貓阿狗的政敵能夠做到的。她從一開始就只想到了兩種可能:一是平王,二是細居。
由整個事件來看,對方一定籌謀已久,而非一日之功。
首先,元賜嫻臨盆提前了,但用以調包的孩子,看模樣卻也是在當日前後出世的,誤差幾乎不超過一天。這絕不是匆忙之下能夠安排得當的事。也就是說,很可能早在之前,對方就已從四面各地蒐羅來了數位與她孕期接近的婦人,並將她們提早安置到了京城待命。
其次,密道不亞於是陸時卿和鄭濯的命脈。陸時卿離京後,這條路就未再被人利用過,而徐宅的防守也相較平素更加嚴密。要說真是近日暴露的,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元賜嫻想,恐怕密道被發現是在更早的時候。
而光從這一點就能夠斷定,這個計劃的起頭人不是平王,是細居。
因為密道暴露,就意味著“徐善”的身份也暴露了。一旦平王發現了這事,根本不會將它用在劫人上,而早該停止針對蔡禾,轉而向陸時卿窮追猛打,或將這條密道的存在透露給徽寧帝。
但細居的立場卻有不同。得知陸時卿與徐善的關聯後,他第一反應並非將它曝光於世。他跟平王的確有合作,卻不可能與他做永遠的朋友。叫鄭濯與陸時卿和他繼續內鬥,繼續彼此消耗,對南詔而言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選擇不把密道的事告訴平王或徽寧帝,而暗暗謀劃了劫人的計劃。
但這個計劃,光靠他一人也是行不通的。
從劫人到兵分四路,所有動作都發生在下半夜,而當時長安城城門緊閉,若非及早備好了數塊出城令,根本沒法實現。可出城令這種東西,他一個南詔太子得不到,只有依靠平王。
因此,細居還是提前找到了平王,並說服他助自己完成送人出城的後續計劃。
然而平王不會因無利可圖的事冒險,他又為何答應此事?相較細居,他的目的就比較簡單了,就是想以元賜嫻母子為餌,取陸時卿的性命。
他或許尚且不知徐善這一環,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可能毫無察覺陸時卿對朝局穿針引線般的操控,和他這個人的存在,對自己奪嫡的阻礙。
得不到的助力就該毀掉。在陸時卿接連出使南詔與回鶻,勢頭愈發如日中天后,他更感威脅,因此想借細居之力除之而後快,也不是不能理解。
元賜嫻的思路直到這一步都很明朗,但當陸時卿說出那句“殺了南詔老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還是考慮得太少了。
她起始想,自己與韶和孕期接近,細居可能是想把她的孩子當作所謂的“質子”送入長安,叫她和陸時卿眼睜睜看著孩子近在咫尺,卻無法與他團圓,還得天天擔驚受怕,甚至為了孩子的安危,在關鍵時刻替南詔兜著些什麼。
可現在看來,細居知道陸時卿不是庸碌之輩,一次意外痛失愛子也就夠了,不可能繼續放任南詔為所欲為,所以,計劃雖然完美,卻實則很難實現。
那麼,既然他知道這個願望多半將落空,為何還堅持如此大費周章?
元賜嫻想,那是因為,哪怕計劃失敗,細居還是有利可圖。
孩子下落不明,陸時卿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陸元臻,唯一的法子就是快點讓“質子”進京。所以他要做的兩件事是:第一,刺殺南詔老王,叫細居儘早登基;第二,在孩子抵達長安前,將他調包回來。
而這兩件事,正中細居下懷。
先說第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