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不忍吐槽的工業垃圾(第1/2 頁)
有人說美國人不會設計坦克,周長風對此深有同感,可以說除了4謝爾曼和1艾布拉姆斯以外,大部分美製坦克實在沒什麼亮點,讓人無力吐槽。
比如現在停在他們面前的ctl-3型輕型坦克,作為一輛今年出廠的、五噸重的坦克,它居然只有兩挺762㎜機槍?連一門炮都沒有!正面裝甲也只有12㎜。
【ctl-3型坦克】
同時期,英國人的維克斯ke坦克全重75噸,可是裝備47㎜炮的;法國人的雷諾r35坦克裝備37㎜炮,雖然有10噸重,但其正面裝甲足足有40㎜厚。
按理來說這種工業垃圾應該到此為止了吧?不,瑪蒙-哈靈頓公司繼續固執的走屬於他們特色的道路,繼而推出了ctls-4輕型坦克。
這個ctls-4呢,它空有八噸的重量,然而武器依然只有機槍,而且正面裝甲也才25㎜,重量去哪了呢?實在是讓人迷惑。
歷史上,美國人還計劃將之新增進租借法案援助中國,然而被拒絕了。
就這種工業垃圾一樣的設計,美國人還足足造了四百多輛,而冤大頭正是荷屬東印度軍隊。
走進車庫,撲面而來一股子熟悉的機油和汽油味,這個味道對於暈車的人來說是絕殺,有些敏感的人聞一下就想吐。
遠些的地方是四輛並排停著的四輛ac-iii型輪式裝甲車,而這邊則是兩輛坦克。
周長風低聲向李氏二兄弟問道:“你倆開過戰車不?”
他倆點點頭,李建功自信滿滿地回道:“會,咱們師當時組建裝甲斥候隊,我倆都去受訓了……不過最後被刷下來了。”
一旁的李立業遺憾道:“可惜了,軍中的能人太多了,我倆也就是近戰本事大。”
“會開就行,你倆開那臺。”周長風拍拍王銘法的肩膀,走到了面前這輛坦克的後部,“咱們開這輛。”
歐戰的坦克說難聽點就是外覆鋼板的拖拉機,如今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倒是“先進”了一點。
不過其啟動仍然麻煩,往往需要用搖把輔助才能發動引擎。
周長風開啟手電筒,用嘴咬著,然後爬上了這輛小小的坦克,開啟艙蓋鑽了進去,簡單檢查了一番以後他確信自己有能力駕駛它。
穿越前他試著開過05式兩棲突擊車和63a式兩棲坦克,不過只是閒來無事的時候玩玩而已,總共也就開過二、三回,如今真的上陣開坦克多少有些緊張。
“長官,車裡有彈藥不?”王銘法的聲音從外邊傳了進來。
嘶!對哦,這幫子荷印軍又沒處在戰備狀態,車內自然不帶彈藥。
於是幾人只能再度返回了軍械庫,肩膀上斜挎著兩條帆布彈帶、左右兩隻手再各拎著一箱,如此一來每輛車大概能分到兩條250發彈帶和三條100發彈帶。
裝彈、上膛,可為了防止走火的意外,周長風沒有開啟保險。
接下來,他們四人相互輪換,始終確保有兩個人在外邊警戒,其餘兩人則在坦克內小憩休息。
此時,在卡塔琳酒店西南邊的一條林蔭大道旁,緩緩停下了一輛廂式貨車。
廂門開了,潛伏在路邊的幾個身影隨即魚貫而入。
而在卡塔琳酒店的門口,兩名爪哇警衛正在疑惑地詢問徐晴嵐和沈瑜。
望著剛從卡車上搬下來的七個大皮箱,一名警衛怎麼也想不明白,他用粵語口音的漢語問道:“為什麼你們現在要帶這些大箱子進去?”
大晚上的,這些明人是抽什麼風了?
泰然自若的沈瑜蹲了下來,開啟一個大皮箱,裡邊赫然是一個攝影三腳架,“我們是攝影團隊,來你們這兒下榻,這些器材剛剛才下飛機,麻煩了。”